哮喘实证与痰热壅肺证概述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定义4症状5实证痰热壅肺证分析6实证痰热壅肺证治疗6.1治疗6.2方剂药物治疗痰热壅肺证哮喘6.3.65食疗痰热壅肺证哮喘6.3 438+0推荐药料6.3.2推荐食疗方剂7关于哮喘8关于哮喘证参考资料9附:1穴位 治痰热壅肺型哮喘2治痰热壅肺型哮喘的方剂3治痰热壅肺型哮喘的中成药1拼音Shí chu m n t á。

2英文参考文献痰热壅肺型呼吸困难[中医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术语(2010)]

3.痰热壅肺证[1]喘实的定义是指痰热交结,阻滞于肺,呼吸困难面红,胸闷发热,口干,痰黄稠,或白粘,咳嗽不利,舌红。

4哮实证、痰热壅肺证的症状哮实证、痰热壅肺证患者,有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痰粘黄或血性,伴有胸闷发热、体热、出汗、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便秘、苔黄或腻、脉滑[3][4]

5证候分析:邪热蕴肺,蒸汽化痰,痰热郁滞,肺失清[4]。

邪热阻肺,烧津液成痰,导致气喘、咳嗽、气胀、胸闷胀痛、痰稠黄,热伤肺络导致血痰,痰热蒸化,故伴有烦、渴、咽干、赤等症状。苔黄或腻,脉滑,是痰热的症状。[3]

6痰热壅肺证治哮实证6.1痰热壅肺证治哮实证宜清痰热[3]。

哮喘实证、痰热壅肺证应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为主[4]。

6.2本方可用于治疗痰热壅肺型哮喘和痰热壅肺型哮喘。桑白皮汤【备注】桑白皮汤(镜月全书):桑白皮、半夏、紫苏、杏仁、贝母、黄芩、黄连、栀子可用于治疗。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清肺;贝母、杏仁、紫苏、半夏降气化痰。极热者加石膏、知母;痰稠粘稠,加蛤粉;加天花粉止渴润喉;如因哮喘不能平卧,则加痱子、大黄、风化硝。痰腥用鱼腥草、冬瓜子、薏苡仁、芦根。[3]

6.3痰热郁肺型哮喘证食疗6.3.1推荐食材:柿子、白萝卜、鲜荸荠、甘蔗、丝瓜花、百合、枇杷、川贝等。

6.3.2推荐食疗处方[4]

1.唐雪汤(古方选注):海蜇50克,马蹄4个,盐适量。海蜇用温水洗净,切丝备用;菱角去皮,洗净,切块备用。将海蜇、荸荠放入锅中,加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加盐调味。每天1次,7天就是1个疗程。

2.丝瓜花饮(滇南草药):取丝瓜花10g和冰糖适量,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用温水浸泡10分钟后饮用。代茶饮,每天3次,5天为1个疗程。

3.杏仁饼(丹溪纲目):杏仁10g,柿子10g,青黛10g。将杏仁炒至焦黄,碾成泥状,与青黛搅拌均匀,放入一个破柿子中,摊开,裹上湿黄泥,煨好后取柿子食用。每次1粒,分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

7实证呼吸困难(5)和实证呼吸困难(1)是疾病和证候的名称[6]。是指以辨证为证的哮喘[1][5]。包括哮喘实证、风寒袭肺证、哮喘实证、外寒内热证、哮喘实证、燥热伤肺证、哮喘实证、痰湿蕴肺证、哮喘实证、风热犯肺证、哮喘实证、痰热阻肺证、哮喘实证、外寒内饮证等。

关于哮喘综合征哮喘综合征是该综合征的名称。简称呼吸困难,也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喘息。临床症状以气短为主,其发病与肺肾关系密切,即肺为主气,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和谐。收银员如果涨跌异常,就会上气不接下气。”(见辨证论治与哮喘综合征)。哮喘综合征病情危重,需要准确辨证,及时治疗。

哮喘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抽动鼻子,不能平躺。在严重的情况下,每一次呼吸都被切断。是外感六邪,内伤饮食情志,久病体虚所致。其病主要在肺肾,也与肝脾有关。[3]

哮喘是由于肺部疾病或其他内脏疾病长期存在,导致肺气上冲,无权降,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一般来说,邪气阻肺者为实哮,精气不足者为虚哮。[7]

哮证可分为实哮和虚哮两大类。实哮为邪气阻肺,失气可宣,故治以祛邪益气[3]。实证哮喘的基本病理属于“清浊有条理,气在肺中紊乱。”(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失调》)如果外感邪气导致六淫,痰浊水阻于肺,使肺气失于宣,称为实喘。“肺主气”的功能因禀赋薄弱或元气丧失而明显减弱,使肾不纳气,治疗方法是培补之[3]。

实哮以祛邪为主,虚哮以补为主。许多患者,长期患哮,元气丧失,兼有邪气(痰、水饮、气滞),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应扶正祛邪兼施。通常在发病时,以祛邪为主;邪去大部分,强身之法为主。出现哮喘综合征,每次咳嗽都要边喘边咳。哮喘叫哮喘,简称喘息。除药物治疗外,还可结合针灸、艾灸、外治法和药物穴位离子导入。至于虚哮和实哮,因病因、证候、体质等条件不同,可分为各种证型。

哮喘综合征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它不仅是肺部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也是由其他影响肺部的内脏疾病引起的。因此,需要将疾病的辨证与相关疾病文章的交叉引用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分析疾病的特点,掌握其不同的预后。[3]

现代医学中的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参照治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