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地榆为地榆或地榆变种的根和根茎。蔷薇科长叶植物。它尝起来又苦又酸又冷。入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对地榆的看法

?地榆除下焦发热,治便血。要止血,取上段煎一下,尖端就能出血了。?(《本草纲目》)

?地榆,皆书上说因其苦寒,可入下焦血以除热,使热可从下焦而解。亦重涩,凡人有呕、吐、肠风、血痢等症,故可涩而不可解。据此,毫无疑问,热不除,血不止,热则清,血则安。而且其性收敛,能清下涩下,是一种解热止血药,不用担心排出过多,有涩味。?(《本草求真》)

?地榆味苦性寒,是凉血的特效药。女人乳房胀痛,多是因为肝经郁火不疏,苦寒清泄,则肝气疏泄,疼痛可止;而气滞痰凝所致的乳房胀痛,气虚无拘,则非其治。止痛,去肉,都是外在的选择。血热则痛,多消肉。地榆有清热凉血之功,故能消痛消肉。此经也治金疮,而别录指的是止住脓血、恶疮、热疮,可做金疮膏,是清火凉血的作用。况且所谓的“治七伤”“补伤科”都是指外在的选择,并不是说地榆味苦性寒,能治虚损。要止汗解渴,一切寒能胜热。解酒者,即苦寒胜湿退烧者。?(本草正义)

地榆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

1.收敛作用地榆含鞣质,有收敛作用,能止泻止血。外用炒地榆粉对家兔和犬实验性烫伤创面有明显的收敛作用,可减少渗出、感染和死亡率。但从地榆中提取的鞣质或市面上的鞣酸,治疗烧伤的效果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疗烧伤的有效成分不仅仅是鞣质,还有其他因素。

地榆对有失神经组织的烧伤疗效略差于无失神经组织的烧伤。

2.体外抗菌实验表明,地榆100%的水煎液对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和人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一些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煎剂在0.5毫克/毫升时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报道称,地榆的抗菌作用与其所含的鞣酸有关。高压灭菌后,药液的抗菌效果明显减弱。

3.抗炎作用地榆对甲醛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巴豆油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榆对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肤微血管通透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促进伤口愈合。

4.止血。地榆、水提取物、地榆炭、地榆制剂都有控制血液的作用。地榆水提取物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地榆炭水煎液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小鼠腹腔注射可缩短出血时间;蛙后肢灌流试验可见血管收缩。有报道称加热地榆会降低其鞣质含量,减弱其止血作用。由于地榆的止血作用主要与鞣质有关,记者建议在治疗出血性疾病时以原料为好,并建议将鞣质含量作为地榆的质量标准。

5.对心脏和血压的影响:低浓度地榆水煎剂能加强离体蛙心的收缩,减慢频率,增加心输出量,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对麻醉兔有暂时性轻度降压作用。

6.其他作用地榆水煎剂低浓度减弱离体兔肠的收缩,高浓度则加强收缩,甚至呈痉挛性状态。

给鸽子灌服煎剂3g/kg,每日2次,每日4次,对静脉注射洋地黄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表现为呕吐次数减少。而狗服用5g/kg,* * *两次对静脉注射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无影响。

鲜地榆注射液可以升高白细胞。

胃造瘘术后大鼠口服地榆水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其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地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忌:虚寒者忌服。地榆含鞣质,不宜与酶制剂(如胃蛋白酶、胰酶、薄荷酶、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等)同服。)以免降低疗效。

长期服用地榆及其制剂后,应补充维生素B1,避免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发性神经炎、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