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松花粉吗?

拼音姓名sōnɡHuāfěn

别名松花和黄松(唐草药)。

来源是松科马尾松或其属的花粉。4 ~ 5月开花时,采摘雄球花,晒干,搓掉花粉,去除杂质。

原始植物形态在松散的结中有详细描述。

产地分布主要产于浙江、江苏、辽宁、吉林、湖北等地。

干燥后的松花粉为淡黄色细粉,放大镜下观察均匀,呈小圆形。身体轻盈易飞,手滑不沉水。气微香,味腻。最好是黄色、细腻、无杂质、流动性强的。

化学成分包含油和色素。

加工,过筛去杂,晒干或烘干。

性品味

甘,文。

1《本草伊彦》:味淡。

②纲要:味甘,性温,无毒。

归经: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指示

祛风益气,燥湿止血。治疗头晕、中焦不足引起的胃痛、慢性痢疾、湿疮和外伤出血。

①纲要:润心肺,益气,祛风止血。也可以酿酒。

②本草颜回:治慢性痢疾,解酒,清血热。

3“本冯静元”:除风湿,治痤疮疮。

④趣味生活饮食谱:酿酒者养血止风。

⑤江苏植物医学杂志:汗疹的预防。外用作伤口止血剂。

⑥《四川中医志》:收敛止血。治疗皮肤湿疹,黄疮湿而不结痂。

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泡在酒里或者调整衣服。外用:干混或调理。

注意本草补:吃多了烧发烧。

附加处方

①治风头晕,头胀麻木,皮肤顽固:松树开始抽花心2升(最好像老鼠尾巴一样,蒸熟切块),用丝袋包好,用5升酒浸泡5天,空腹喝三次,再服大庙。(《元和吉永景》中的松花酒)

②治酒醉,头痛,头晕,或咽干,或清水,一日数十行,身心俱疲:松花(焙)一两,陈皮五片,川黄连五片,甘草两片。炒熟磨成粉,和松花拌在一起。早晚各服两元,白汤送服。(《本草言》)

③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松花粉一元,口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久痢,持续数月,挥之不去:松花每次服三钱,米汤调好再吃。(《本草言》)

⑤治疗婴儿湿疹:松花粉一块钱,炉甘石粉一块钱,蛋黄三块钱。先将鸡蛋煮熟,去白去黄,再放入小金属锅内煎制,即蛋黄油沉淀,去油去渣,用此油调松花粉、炉甘石粉涂患处一至三次(已化脓者无效)。(健康报1955 65438+10月28日)

⑥治疗尿布皮炎:将松花粉撒在患处。(《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⑦外伤出血:松花粉外敷伤口。(《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各派讨论《本草经典释义》:松花味甘,益脾,温性可行。脾为胃循环津液,失于心肺,故润心肺。益气者,温益肝阳,味益脾阴。风通肝,温散肝,故除风。脾主血,味甘健脾,故止血。但酿造者,芳香浓郁,适合酿酒。

摘自*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