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的特产是什么?
杨过最著名的特产是“易门干苔”“易门干苔”,又名贡来,产于涡河沿岸的亳州市涡阳县易门镇。干苔藓是一种半干蔬菜,由类似莴苣的植物加工而成。外观呈散状,绿色条状,吃前用水浸泡,晶莹如碧玉,吃起来清脆爽口。因其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贡品,故又以贡品命名。周恩来总理曾多次用它招待外宾。因为嚼菜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周总理幽默地称之为“响菜”。据专家鉴定,干苔藓含有17种氨基酸和10多种营养物质如糖、粗蛋白、钙、磷、钾、钠、铁和铜等矿物质。它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食疗价值。经安徽中医学院鉴定,干苔具有清热、降血压、益五脏、通经络、开胸益气、强筋骨、美白牙齿、明目、通乳、解毒、利肠的作用。真的是天下罕见的菜。干苔的吃法有多种,拌、炒、滚、煎、煮。常见的菜谱有贡菜拼盘、干苔凉拌、干苔炒肉丝、干苔炒鸡丁、干苔糖醋、干苔辣、干苔饺子、干苔丸等等,吃法有一百多种。干苔已成为涡阳县出口的拳头产品,年产值约3亿元。杨过生产的各种干苔产品在国内外荣获7项金奖。苔原是一种野生植物。据说老子曾经在家乡太清宫的无忧园种过,不是为了食用,而是炼丹入药。太清宫距离易门镇仅15km。明清时期,太清宫战乱,这种植物的种子流入民间,被易门蒙元的张姓农民获得。它们在300年前被加工成贡菜,成为宫廷菜肴。但这种植物对土壤、水分、气候的要求很高,很难在异地扩展。一年有两种干苔,春苔和秋苔。整个生长期只有75天左右,需要井里浸芽、畦田育苗、起垄、移栽。种植早,只生纤维不生肉;种晚了,天气变冷了,只剩下一把枯叶。收割时要剥叶,用刀出菜,把握时间,通风晾晒。早在民国时期,干苔在湖广南洋一带就很有名。65438+10月的金秋,正是干苔收获加工的季节,南阳、湖广的商人背着行囊来到易门古镇,收购干苔。如今,干苔正在走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原网址:老子故里网/html/html/guoyangtechan/92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