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做好这四件事,才能摆脱中风的威胁。
中风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无论是轻度中风还是重度中风,都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不可逆的病变。从现代医疗水平来看,中风100%治愈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即使长期治疗也会留下不同症状的后遗症。相关数据研究表明,85%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显然,中老年人有更多的中风的潜在条件。为什么中风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首先,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中风。
中风,取自《伤寒论》,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是由邪风引起的,内风属于内伤,也称中风、中风等。现在中风大多是内伤。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突然昏厥、偏瘫、肢体麻木等症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中风发生的最基本条件是动脉硬化。可以说,无论任何人进入中老年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动脉硬化,只是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动脉硬化虽然有先天的影响因素,但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后天的致病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我国,正常血压的标准是120~139/80~89毫米汞柱。只要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要注意控制。随着血压的急剧升高,中风的风险率也在上升。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中风的相对风险增加46%。建议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血压,必要时去医院做高血压筛查。
2.糖尿病
据不完全统计报告,同时患有糖尿病和中风的人数达到20%,糖尿病患者中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倍!糖尿病会导致人体血管硬化,影响人体血液流动。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等症状。此外,患者的血液变得非常粘稠。如果不及时调整,特别容易形成中风。
3.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长期吸烟分不开。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不仅可以降低人的体重和食欲,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和血压的升高,最终导致中风。
4.酗酒
生活中少量饮酒不会是中风的诱发因素,但酒精中毒或慢性酒精中毒会是中风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大量饮酒,早期脑出血后会出现偏瘫,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偏瘫的程度也不同。最好不要大量饮酒,最好戒酒。
从上面可以看出,年龄已经不能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风也发生在青少年中。当然,也不要太紧张和害怕。只要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延缓中风的发生。
1,稳定血压,调节情绪
美国心脏协会称,如果血压能控制在稳定的理想水平,中风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血压不稳定就像埋在体内的定时炸弹,因擅自停用降压药而突发中风的案例数不胜数。所以高血压一旦确诊,一定要坚持服药,千万不能中途停药,让原本稳定的血压继续升高。另外,血压的波动和自己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生活中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情绪波动,降低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2.注意保暖,多休息。
寒冬的凌晨是中风的高发期。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下降,身体的适应能力也随之下降。突然降温会刺激身体的交感神经,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容易诱发中风的发生。因此,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6 20,不超过20C,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70%。冬天避免一大早出门,等到气温开始回升,身体适应地下运动后再出门。
3.控制血糖,减少脂肪
高血糖人群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早期糖尿病或肥胖人群,跑步可以明显改善体重,控制血糖,降低脂肪含量。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同时也建议监测其他时间段的血糖,包括午饭后2小时和晚饭后2小时,每个时间段的血糖都要达标。血糖的早期控制还需要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如每半年一次。
4.经常运动,多运动。
科学安排自己的锻炼次数和时间。比如老人早上醒来,不要急着起床下床。可以先仰卧,活动活动四肢和头颈,让肌肉和血管重新紧张起来,以适应起床时的精神和身体变化,避免头晕。起床后活动活动四肢,按时吃饭。身体允许的话可以每天到外面做户外运动,但是要注意运动量不要太大,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一个小时比较好,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1,体能训练
中风可导致部分脑损伤,患者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后遗症。坚持科学正确的体能训练,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碍。
2、心理咨询
绝大多数中风后遗症患者精神负担很重。一方面担心病情的发展,另一方面担心长期治疗会成为家里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因此,为患者做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尽量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生的合理治疗,也是中风康复的途径之一。
3、生活饮食调理
中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厌食和褥疮。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经常帮助其进行被动活动外,还应尽可能增加营养素的摄入,尽可能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外出晒太阳,提高自身抵抗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同时可应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强筋壮骨作用的中药,煎服后对患侧或手脚进行浸泡、冲洗,并配合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