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疗法的副作用

细胞越是旺盛幼稚,辐射对它们的杀伤力就越大。正是由于辐射的这种特性,才能对那些自主生长、比正常组织细胞生长增殖更快、细胞分化程度更低的幼稚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放疗属于局部治疗,既能像手术一样破坏肿瘤组织,又能避免手术带来的组织缺损、畸形或残疾的痛苦。它可以局部治疗较深部位的肿瘤病灶,无需手术。有时肿瘤已经向周围扩散或转移到远处,手术做不干净,可以用放疗代替手术。可见放疗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是,放疗也有它的缺点。虽然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较低,但辐射引起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正常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从而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辐射反应和伤害如下:

第一,一般反应;可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头痛头晕、免疫功能低下。

二、消化道反应;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

第三,血象反应;可以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骨髓抑制,如血小板减少症。

第四,局部反应;由于人体不同组织和部位对辐射的耐受力不同,辐射的种类、剂量和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不同组织和部位的表现也不一致。

(1皮肤,照射范围内的皮肤辐射反应一般分为三度;一度辐射皮肤反应为干性皮炎,受照区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毛、色素沉着、毛囊扩张,类似痤疮样改变。二度皮肤辐射反应为湿性皮炎,皮肤充血水肿,出现大小不一的透明水疱。破裂后,液体可以渗出,并有意识地燃烧疼痛。三度皮肤放射反应为放射性溃疡、溃疡,溃疡难以愈合,常需植皮。皮肤辐射损伤因照射部位、照射质量、照射剂量和照射范围而异,个体差异较大。皮肤反应最容易发生在会阴和腋窝。

(2)黏膜的辐射反应与皮肤相似,但由于其修复能力强,不易造成太大损伤。

(3)唾液腺唾液腺对辐射非常敏感。被放射线照射后,腺体被破坏,分泌减少。容易出现口干,有时口干很难消除。

(4)眼睛的晶状体对辐射非常敏感,小剂量的辐射就会使晶状体混浊,引起白内障。大剂量照射后会发生角膜溃疡。

(5)骨骼骨骼在接受一定量的辐射后易发生骨质疏松,受到外力作用易发生骨折。生长发育阶段的骨组织对辐射非常敏感,小剂量的辐射就会抑制其生长,使其停止发育,造成畸形。

(6)大脑可以耐受中等剂量的辐射,而大剂量的辐射会引起脑萎缩和脑坏死。脊髓对辐射有一定的耐受性。超过耐受剂量会发生放射性脊髓炎,轻者可引起感觉和运动障碍,重者可引起偏瘫和截瘫。

(7)肺损伤早期为放射性肺炎,晚期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甚至发热,肺功能下降。

(8)腹部和盆腔放疗时,超过胃肠耐受剂量的辐射会引起放射性胃肠炎。特别是放射性肠炎,引起小肠局部黏膜溃疡、坏死、狭窄,严重者需手术缓解。放射性结肠炎会导致患者腹泻和便血。放射性膀胱炎可表现为血尿和尿频。严重者出现膀胱挛缩和膀胱排尿困难,需要导尿或手术。放射性肾炎可继发于肾性高血压、心脏病和心力衰竭。

放疗时密切注意上述情况。当患者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反应时,应及时调整放疗计划或立即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各种副作用。

为了减少放疗的副作用,可以用中药来缓解,中药也可以增强放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