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十恶不赦吗?

历史上,魏忠贤确实犯下了许多危害忠义、祸国殃民的罪行。因为他与控制舆论的平民集团的矛盾,他的劣势被无限放大。其实魏忠贤在事关民族存亡的问题上还是很有原则的。

(1)皇太极攻占锦州的时候,袁崇焕和军统一起下令不许出征,留下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挣扎。锦州危在旦夕之际,满贵违抗袁的抗命,主动出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锦州。宁晋大捷后,魏忠贤嘉奖了他的功绩,提拔了浴血奋战的满归、赵率教等军官,罢免了畏敌不救锦州的袁崇焕。魏忠贤在宁晋之战中没有因为热衷于媾和的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立祠而放下怕死避战,没有因为毛写信保护反对他的林东党员而惩罚毛帅,这也是天启后期委外局势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原因。

(2)天启王朝最大的战争失利是袁应台失守辽阳。袁应台之所以投入使用,是因为魏忠贤上台前,前监熊延弼被民间团体弹劾。辽阳失陷后,魏忠贤查处了多名当初弹劾熊延弼的文官。当然是打击了公务员群体的私心,但是这些公务员学者被误认为是自己的国家,真的是到了粉身碎骨的时候了。然后魏忠贤马上起用熊延弼为兵部尚书。之后王化贞倒向广宁,同样在关外的熊延弼也受到牵连,被传至前九边。熊燕碧是因为王化贞的拖累而死在这里的。虽然他代表魏忠贤上台,但是没有理由不死,也没有办法。

(3)魏忠贤历任兵部尚书,如赵南星、孙承宗,左侍郎袁可立,都是直臣、能臣,骨子里都是与自己为敌的,但魏忠贤在边境事务上容忍了这些清官;只是在天启之前,为了夺取阶级的根本利益,夺取政权,才临时起用自己的私人崔成秀,匆匆让自己的心腹刘顶替了曾多次阻挠自己,要到南京就任兵部参赞的(天启六年十一月),这至少说明魏忠贤也有爱国之心,因其伟大而不可取。所以说崇祯皇帝在亡国前想到了被自己赐死的魏忠贤,似乎是有道理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稳定。想想为什么魏忠贤当政的时候,关宁的防线形成了,基本没人造反。孙承宗修建关宁防线并不缺钱,但林东执政后,关宁军防线非常紧张,国家屡次造反。

(4)从经济角度看,林东党反对向士绅、商人、手工业者和矿工纳税,代表大地主、城市资产阶级和矿工的利益。但这实际上使帝国财政匮乏。魏忠贤执政数年,坚定地延续万历的矿监政策,尽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崇祯上台后重用林东一方,取消了这一政策并征收三饷,但从侧面肯定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1]

(5)没有证据证明魏忠贤执政时侵犯百姓,随意杀戮。比起刘瑾,严嵩等人,并没有太多的贪婪。

(6)魏忠贤还捐钱给国家,用自己的私有财产资助辽东战争武器、马匹等物品。辽东巡抚袁崇焕说:“厂部大臣魏忠贤为国立下大功,天下皆有耳闻。他已经在石头上刻字了,所以没有多余的余地。他一掌管边疆事务,就立誓恢复,枭灭叛军,并任命刘、、纪勇等。,而盔甲、武器、马匹、悬挂的窗帘等。对付关内外的敌人都是用家里的资源购买的,他们白天来帮忙运军需。大臣一心巡警,营官不敢贪私,不敢馈隐弦,化虚为实,化贾为实;容易胆小勇敢,才有今天。古纳臣谁最厉害?同侯的世界也适合!”

——《明太祖Xi七年都察院志》卷十二

(7)浙江、浙江受灾时,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族运送货物的加盟商所缴纳的孝道费。征用的货物入库时,必须支付小费才能通过验收,这是明代掌管仓库的宦官创造的一个坏榜样。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又算了一个好计策。

阿字库就是保管染料、布匹、中草药的部门。里面存放的物资都是江南“岁月”提供的。如有需要,朝廷(二十四衙门)可以准确采集。

这个地方看起来很普通,但实际上是金字塔下层非常好的阶梯。因为只要事情有人管,就会有贪污勒索的机会,皇帝也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安置千里眼实时监控。有了腐败的可能,就有了和上层交朋友的资本,鲁从此过上了。

皇家内库有猫腻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大太监受益了,他也不会说什么。皇帝高高在上,想尽了很多办法来禁止内库的腐败,却无法想象宦官对于腐败能有多聪明。《明史》说:“掌管内府图书馆者,贪得无厌。”也就是说,保管员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直接从库房中获取,还在于可以额外获取。宫内物品一般由指定的专业商家提供,称为“户销”。户部把供品送到仓库,管仓库的太监可以对你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就不合格。你得重新准备一遍,这会害死你的。这点小权力,那你就可以换钱了——交钱,让你顺利入库。

这个甲子库是个索贿的好地方,在明朝很有名。史书上说:“在阿字、供用仓,全国各地的官员都出钱出粮,被各仓的官员和使臣指责以铺路的名义索要各种茶叶、水果、门单,导致户户崩溃。”这里说的所谓“铺垫”,就是敲诈的方法之一。

明朝设立内仓是一大发明,保管员是太监。而这些仓库老鼠,同时也发明了各种获取金钱的方法。最主要的两种是“铺路”和“增加消费”。

铺路,始于嘉靖年间,是指要求内仓在接收商家移交的物资时,要带相应的包装、垫料等物。这只是名义,实质是伸手向商人要外快。这个数字不是小数,商人往往买不起。太监把他们关起来严刑拷打,或者把他们捆起来暴晒在烈日下,直到他们答应行贿。有的商人实在承受不起,被迫破产,全部上吊投河自尽。

增加消费,这个方法是从地方官那里学来的,就是在收东西的时候,要求有比原来多的一部分,作为损耗的替代品。多收百分之几也不奇怪,但是明朝仓库的消费增幅惊人。白粮一石公然加到1.80石才被接受,所有物资被迫受贿420银才得以入库。郑德王朝执政时,纳米100石需增加白银消耗60-90两。万历年间,消费增幅高达十倍,没有破产的人少之又少。

另外还有“茶果喂”之类的,我们现代人也很熟悉的,就是茶钱和红包。如果你不想给,就把你的东西撕碎,碾碎,或者干脆没收,这样你就完不成任务,也拿不回“批回来”(收据)。自然,州县官员会处罚你。当时仓门内外,常有富人哭死,官员们以酒互贺。

魏忠贤废除这一法律,说明他出身农民,还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8)魏忠贤养马为前。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但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魏忠贤为国分忧,想了一个好办法。按照明朝的老惯例,有特殊贡献的大臣可以被授予宫中骑马的特权。但作为一个条件,骑手要在节假日向皇帝献上一匹好马。魏忠贤一下子给了几百个太监在宫里骑马的特权,然后他就不停地颁布诏书让他们献马,逼着这些太监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