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也有毒吗?

哪些中药有毒,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是目前中药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中药毒性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

中药毒性是中药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草药,即《神农本草经》,对中药的毒性有过论述。清代名医徐大椿在《药的起源》中说:“最古老的医书是《内经》,本草起源于神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即公元前25年至200年之间。在这本书里,有365种中药,根据毒性和疗效分为三类:120种上品药,滋补,“无毒”,可长期服用;中药120种,能治病补虚,无毒或微毒,酌情使用;劣质产品125种,专门用于治疗重疾,大部分有毒。你不能花更多或更长时间。徐大椿《六种医书》云:“大毒治十至六,普通毒治十至七,小毒治十至八,无毒治十至九。谷中的粮食、肉类、水果和蔬菜都耗尽了,这伤害了他们。无尽,行如法也。”也有论述:“毒攻邪,五谷滋养,五果助,五禽益,五菜补,气味合则补精。”

这些中医理论至今仍是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中药使用的重要原则。

所谓中药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毒副作用。

毒性药物大多性质较强,能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一般用量很小或极小。这些药物安全性低。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可对人体产生毒性,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对人体健康或生命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些药物必须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严格使用,切不可随意服用,如砒石、芫花、附子、大戟等。

另外,过去有一种说法:“药三分毒”,即药有毒副作用。中医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科学理论。中药的毒性反映了某一种中药所含的“四气五味”的偏向性。药物之所以能治病,正是因为其药物偏向性。换句话说,所有药物都有其偏见。这是中医用纠偏来治病的基本原理。如黄连、黄芩,性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可治热病;再如干姜、附子,其性辛热,温阳散寒,可治寒性疾病。传统医学说:“药可以治病,毒可以当能量。所谓毒者,以闻为偏。盖右味者,属五谷粮之属。所以,培养人的正气。若闻偏,药饵之属也。所以,除掉人的邪灵。就是因为人有病,病在阴阳胜于耳。如果要救,只有闻到的人能做到,对的人做不到。凡能辟邪,为人正直者,可称为毒。”

一般来说,在医生辨证施治、常用剂量的情况下,毒性药物对人体的作用较强,如巴豆、附子等。低毒或无毒的药物,如麦芽、茯苓等,对人体作用缓慢。

但是在中药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中药的副作用也会发生。如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因味甘而得名。其功能为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为舒筋补虚之药,入经后可入十二经脉。中药中常用甘草调和各种药物的药性,起到协调作用。根据现有资料,如果剂量过大,长期服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如腹胀或水肿等。再比如人参,它的功能可以大大补充元气,生津止渴,增强免疫力。根据《药源》中的“方药论”,徐大椿这样评价人参:“夫人,如果你使用得当,它确实可以滋养你的生命力,挽救危险。所以,病若被邪削弱,则宜用之得当,或邪微健,或邪深义怯,则在祛邪之药中...但不是观察到它是恶,而是虚与实,并辅以纯温之品,以补恶。轻者恶不再来,重者死。”现有资料报道:“服用适量人参,对身体各生理器官有益。如果过量服用,会对人的神经产生兴奋作用,或出现口鼻出血、烦躁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对人体的不良后果。

中药的毒性与剂量是否合适有关。

大多数中药都是多成分天然药物。以前有句话叫“一个中药等于一个小复方”。可想而知,剂量不当会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现有资料,关木通成人用量为3 ~ log,如果一次超过60g,会引起中毒,导致急性肾衰竭。再比如苦杏仁,苦杏仁是一种毒性很小的药物。它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苷,在乳化素的作用下分解氢氰酸。氢氰酸是剧毒物质,对呼吸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表现出止咳平喘的治疗效果。稍微大一点的用量,就是对人体有毒。一般生苦杏仁的用量在10~20g ~ 20g之间,表示无毒,20g以上表示有毒。比如最近有报道,一个一岁的女婴一次吃了20片生苦杏仁粉(约10g)而中毒死亡,原因是服药过量。

药品的特殊性在《药品管理法》中早有明确规定。特别要强调的是,有毒药品,使用和管理得当,有益于人的健康,可以达到防病治病、治病救人的目的。反而对人的健康有害,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后果。所以,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乱用药。

中药的毒性与产地和采集时间有关。

中药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品种多样,属性复杂,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中医讲究“道地药材”,如白芍讲究白芍,泽泻讲究福建产泽泻,大黄讲究西宁产大黄。至于中药的采集时间,要根据其生长发育和成熟程度,按照根、茎、叶、花、果、籽、全草,严格按季节采集,保证有效成分。俗话说“药当令,草当令”,“三月蒿,四月蒿,五月砍柴”,都是中药采收的经验。说明只有及时采集,才能实现药物的优质高效。

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的品种相当混乱。有的药物一个品种有多个名称,有的有同名异物。由于品种复杂,产地不同,其功效和毒性也不同。比如,据相关资料显示,中药关中约有36个品种,《神农本草经》列为劣等。薇菜是蕨类植物,产品种类繁多。它的功能是清热化瘀,解毒杀虫。据考证,除绵马贯众主要有毒外,其他品种均未发现有毒。再比如五加皮,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一种常用中药。历代本草记载的五加皮是五加科五加科植物的根皮。刺五加,过去在北京、天津都有使用,是杠柳的根皮,主要产于河北等地。其功能是祛风除湿,强筋骨。据资料报道:刺五加可分为南北两种,南刺五加属于五加科,不含强心苷,无毒;刺五加皮(又名五加皮)属于蔷薇科,含有强心苷,有毒。

即使是同种中药,由于应用部位不同,其成分含量和毒性也不同。比如苍耳全草有毒,但果实苍耳比全草有毒,嫩叶比老叶有毒。因此,植物中药的采集时间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传统经验是,植物中药的地下根和根茎一般在秋季至早春采集,该时期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较高;对于有茎、枝、叶的药材,一般宜在植株长势旺盛,末未开花时采收,因为此时有效成分遍及全株,品质最佳。

中药的毒性与环境污染有关。

根据1994《中药资源》记载的药物种类,我国共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中药资源主要来自植物药。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于大量使用含有有机氯、有机磷等有毒物质的农药,以及含有铅、铬、砷等有害金属的工业废物、废水、废气,对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源必然会对中药植物产生影响,有些可能会长期残留在被污染的环境和植物中。例如,属于有机氯杀虫剂的HCH和滴滴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解并在土壤中消失。据研究,前者需要3 ~ 10年,后者需要4 ~ 30年。比如在这种环境下,种植中药必然会造成污染。

据悉,XX市检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种中药材,所有样品均检出农药六六六残留,除吉林的滇龙胆和福建的砂仁外,其余均有DDT残留。据XX药品检验所对50种药材70多批次的检验,砷污染较为突出,有的甚至含量较高。人们服用这类药材,还会导致累积中毒和各种不良反应。

为了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我国政府开始对中药实施GAP、GMP、GSP管理,以达到中药成分的稳定、安全、有效。

我认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该以有效的中药科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拿出我国的中药质量标准。这个标准要严谨,起点要高,也是中药在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