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乌头,中国古代毒药。
短柄乌头也叫一枝蒿。
乌头是乌头(特别是乌头的栽培品)的侧根,也叫亚根。中医讲究夏季至日与暑热之间的挖掘,仿佛是因为“其甘、热”,此时的生品被称为“泥附子”。在卤水和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后,称为“盐附子”;在卤水中煮沸后,用较稀的卤水浸泡,用黄糖和植物油着色,蒸干,称为“黑乌头”;并且不加黄糖和植物油直接蒸干后,称为“白附子”(明复片,公片)。中药因其性味辛、甘,多用于伤寒、中风、风湿等各种“感冒病、风病”,现在多制成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和乌头一样,只是比较弱,只不过是常用药,所以中毒比较常见,但是死亡的很少。一般的乌头中毒大多是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的,比如过敏系统。只要抢救及时,就不会有危险。具体措施同处理乌头中毒。
另外,参附汤是中医最后的急救,用来调节生活。但是那个东西不能急用,需要炒很久,所以中医院只能整天炒那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