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司马白居易和东风(江西九江)。

我在学琵琶的时候,白居易晚上在浔阳河上给我送别,写了一首《谁哭得最厉害?,这个九江官。我的蓝袖湿了”,可怜;后来这首诗还生了一个典故,叫“江州司马”,专指那些仕途不顺的人,多了一层惋惜,觉得白居易真的是彻底失意了。长大了才知道,老白在旬阳的日子并没有他在《琵琶行》里写的那么惨。

浔阳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是赣、鄂、皖三省的咽喉。周瑜在这里训练水师,东晋(公元317-420)完全靠旬阳的漕运,才不至于穷得吃不上饭。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朝廷偏守,作为首都屏障的旬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岳飞与浔阳金兵交战,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的水战也在这里。这里不仅是军事重地,也是繁华的商业区,还有著名的庐山。这里的生活能有多悲惨?

果然,30年后,老白写了一首诗,“爬山找水应无力,不像江州司马氏”。他错过了在旬阳旅游的景象,让别人替自己去找一个老朋友、长老托林吉。不怪他想,旬阳风景真的不差。

比如东晋张和尚简在《浔阳纪》中写道,浔阳(今江西九江鸡笼山)有一座鸡笼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用大石头泡着,堆得很漂亮,好像有人故意堆的。水不深,只到女孩的小腿,但每天早晚都有泉水,像潮水一样,喷涌而出,时间一点也不差。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潮水更是来势汹汹,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潮泉”。

我只知道钱塘孔。最壮观的秋潮,据说是白修河对岸,地平线轰隆隆,像一条银龙冲进来,掀起一场风暴。鸡笼山脚下的潮泉那么浅,能有什么气势?很难想象。

旬阳不仅有潮泉,还有一口波井,溢满全城。

现在翼城在哪里不太清楚,三国建安时(公元196 -220年)还叫这个名字。孙权来了,叫人挖井打水。结果锥头钻了几次。哇,一口古井出来了!

还挖出了一个铭文,上面写着:汉高祖第六年(公元前201),尹莹侯关颖挖了这口井。这口井300年后会被堵死,但不到100年,就会有一个适时的机会重新挖这口井。

孙权一看,喜出望外。

从汉高祖六年到建安,三百四百多年了!再挖井的人,除了他自己,还能是谁?既然天时地利,那就是天命。带着你的千千万万英雄,曹操,刘备,你终将臣服于我吴栋的天下!我做梦都差点笑醒。

后人读史,当然知道这是要思考的事情。也许这块石碑上的铭文也是孙权编出来迷惑百姓的,但这口井本身确实有一定的意义。

井很深,躺在井口,黑漆黑墨。我低着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觉得一股寒意在上升。每当江面上起了风暴,这口井里的水就会跟着来,这就是“波井”被称为“波井”的原因。

浔阳还有一个集亭(今江西九江东长江南岸)。北部有一条清澈悠长的河流,南部有一条雄伟苍翠的山沟。如果有人要走,别人会在吉亭为他送行,吟诗唱和平,以此风景作为告别的方式。借景很久了,看到这青山白河,没毛病——算了,不去了!很多人留了下来。

纪亭,纪,意思是留下来,我自然不能走。白居易当晚见了福建,他还说浔阳江头,不知他在不在吉亭?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坚持要走的客人真的是铁石心肠。

留下来有什么好处?

浔阳城东门外有一座桥,桥下藏着一只饺子。饺子像龙,身体像蛇。它能长十几米!到了头上,变得像只老虎;它听起来像一头牛,当它张开嘴时,克里斯提尼会叫。平时总是潜伏在水里,盯着路人看,饿了,它们舌头一搅,嘴里的唾液就射上岸,人就被裹在水里了。它得到了一个行人,但它没有一口吃掉。它只好躲在腋下慢慢吸血,直到血被吸干——听着就吓人!这浔阳不能留!

如果你留下,你怎么能不留下呢?董枫接过张符,扔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一只死蛟浮了上来,浔阳从此平安无事。

董枫这么能干?

这就是董枫能做到的。他和华佗、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说连死人都能救。当时胶州刺史石燮死了三天,家人却不死心。听说董枫在胶州(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雷州半岛,广西西南部),我赶紧请他过来。董枫吃了三片药,捧着石邪的嘴喂着,又倒了点水,捧着头轻轻摇了摇,咽了下去。没一会儿,石燮的手脚有了动静,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只是过了半天,人就起来了。

俗话说,医者不死,佛者有缘人,东风带人起死回生。当他拿着一张纸下去的时候,饺子就死了。神秘诡异,难免生出一些疑惑,但他隐居在浔阳附近,确实是真的。不过,据说他隐居不仕。董枫平时做的也是济世之事。他通过治病救人。

治个小病,请人在山坡上种一棵杏树,治个大病,种五棵树,绝不收医药费。治愈的人很多。往山坡上看,全是杏树。听说有十万株。春天来了,冬天来了,粉红色的杏花凋谢了,绿色的小杏从叶子里发芽了。长大后,它们变黄了,成熟了,东风卖掉了杏儿,所有来自杏儿的粮食都分给了旬阳的穷人。

董峰推销杏儿的方式很有趣。他不管它,让人拿自己的器皿去盛。如果你想要一碗杏儿,你可以用一碗谷物来交换。如果你想要一罐杏儿,你需要一罐食物。如果有人装了一盆杏儿,只给了半盆食物,在半山腰,密密麻麻的杏树上就会出现几条白额虫,发出吼声,红色的风呼啸而过。

人们被吓了一跳,跌跌撞撞地向山下走去,没有考虑手里有多少杏儿滚了下来!当我回到家看到老虎没有跟着我,我决定仔细看看:哇,多少粮食换来了多少杏儿,落在山上的都是白拿的!

无论是谁偷走了杏儿,最终都会很惨。老虎一路尾随,直到把人咬死也不罢休。董峰好心救助的是一只野兽和一只野生老虎。不排斥。你是怎么向官方举报并关心的?我只能感叹,不要因恶而为,不要因善而为!

由于董枫医德太强,根本不爱惜自己,老百姓称他为“一生大医”、“建安大夫”,后世医家也以他为榜样,自称“杏林中人”。杏林一词逐渐成为中医的代名词。

旬阳有好玩的植物,除了东风杏林,还有黄金山(江西鄱阳响水潭乡西南)的龙牙楤木。这种树很奇怪。这一年,东方长出了叶子,西方一片死寂。明年西边绿了,东边枯萎下去,总是一半一半交替生长。

这种树我以前没见过,在《旬阳集》里也叫“投降”。一查,有这么一种植物,新叶长出,老叶全落光,交替生发,但没有说东西长成了两半。明代王所著《群芳谱》中说,石松实际上是一种楠树。好看,茂盛,伞状,但枝叶不能聚在一起,所以叫交谊木,又因为生长在南方,从“南”字上看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

我不懂植物学,越看越糊涂。我干脆就不管了,继续看张和尚的庐山笔记。

庐山顶上有个湖,还有杨梅和山桃。西南面是康王谷,对角是北陵城。每逢阴雨天,北陵城内便有鼓笛之声,犹如天上诸神沐浴更衣后焚香奏乐。这是把降雨当成了一件严肃的事情。

但它总是如此庄严吗?庐山雨水多,常年雾蒙蒙,像笼中的一层烟,山峰都藏在云里,看不清楚。魏晋南北朝人说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因为神仙总是那么神出鬼没,难找,仿佛真的又不真实。有了这层仙气的遐想,去庐山的人就会明白,山不只是山,云也不完全是云。一草一木都有仙气。

比如爬山,如果阳光普照,可以看到山顶一层金光,绚烂明亮,越显庄严——这就是神仙的居所。那里,鸾鹤展翅,悠哉游哉;还有很多瑶草和玉树,因为湿润的花蜜和花蜜,开得特别好,蔓延蔓延,栏杆外的柱子都是五颜六色的热气。神仙们,脱去外衣,披着富贵的长袍,在云间来回穿梭,下棋弹琴,吹口哨唱歌,十分悠闲。

俯视人间,好几次都是另一番景象。

还是深蓝,山破半边天,绝壁隔千里,洞深壑小,我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突然一阵大风,山石晃动,呼啸的声音,噼啪的声音令人震撼,几声更凄厉的声音更是幽然。

就像李白写的,阳光香炉出紫烟,太阳鲜红,树木葱翠,白云在天空中翻滚,山川如锦。每个地方都很美,再看天地,壮丽无边。

还是盛夏的傍晚,太阳黑沉沉的,云开雾散,群山消融在暮色里,湖水清澈,荷叶混杂着印在湖面上,只留下淡淡的影子。

这些景点是庐山,但不是庐山。人看到的是自己心中的风景,所以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看庐山的心情不同,体味也不同。果然回应了苏轼的庐山诗“横看山边,高低不同。”看庐山,一双眼睛就能看到一切。

比如白居易,刚到浔阳的时候很压抑。一方面,他在官场失意。更重要的是,他母亲突然去世,他女儿也去世了。丧亲之痛恐怕比官场更令人沮丧,所以难免蓝颜常湿,生出后患无穷。

就算我去庐山寺打坐,他写的诗也是“黄昏抑郁去寺”,我这辈子注定是一只飞不起的鹦鹉。以前有钱的时候交往的朋友,现在都不用联系了,很郁闷。但在庐山待久了,在净化了空气,洗去了浑浊世界的尘埃后,心渐渐安定下来。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的政敌再次被提拔,这是对他非常不利的信号,但白居易很没有意义。晚上,他冒着暴风雪去了庐山托林寺。窗外雪盖山岗,屋内怒深,屋内暖,白居易心里暖。他现在庐山的生活是平和安详的,他的诗是恬静宁静的——我每天睡到饱才起床,有时兴致来了,掀开窗帘就能看到山顶的白雪。山里的雾太浓,衣服总是潮湿的,生柴淡淡的。总怕一不小心就灭了。不过我的药园和茶园都很好。最近,我还吸引了一个小弹簧,缠绕在台阶上,让我感觉很舒服...诸如此类。

即使后来再次升官,离开庐山,白居易也是“不愁乐天知命”,不太在乎得失。有一次春天,他来庐山游玩,看到桃花盛开,就写了一首诗说:“四月,人间美景尽,山寺桃花开。我恨春天无处可寻,却不知从何处转进。”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你在这里得到了,你也会在那里失去。有时候绕来绕去,想要的其实就在眼前。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在意的?

凡人白居易,洗去了庐山的尘埃,增添了一点点仙气;麻姑是神仙,却执意抓凡人来谈得失,一点也不闲着。

麻姑是继袁俊(神秘的玉女)和袁俊(西王母)之后地位很高的道教神仙。到了宋代,麻姑从真宗到李宗都被冠以“穆斯林夫人”、“妙无声真人”、“真无声奔袁俊”、“真无声奔任游妙助袁俊”等称号。供奉麻姑的道观也是香火鼎盛,朝廷也经常主持修缮加建。明清时期,建昌府(今江西省南部)的官员每年7月7日上山祭拜麻姑——人们过七夕,他们就祭拜麻姑!

虽然相信麻姑的人很多,但她成仙前的来历却模糊不清,谁也说不清。

据说她是汉桓帝年间(公元146-167)的一个和尚。又说她住在后赵(公元319-352),父亲叫马秋。或者她是东晋孝武帝时的。太原八年(公元383年),因吃蛇肉吐血而死,后成为神仙。还有人说她是宣城人,当地有个麻坊,所以这个地方的人都姓马,而麻姑是女儿家,所以叫麻姑。....

故事就不一样了,很多地方也说他们这里有麻古的遗迹。比如安徽宣城有马谷山;山东穆平的昆嵛山,过去叫谷雨山,说是马谷曾经在这里翱翔;四川冠县青城山上,有麻姑洞;湖南衡山有个麻姑仙境,江西程楠的麻姑山最有名。它是道教的第二十洞,第十福地,也是张僧繇在《旬阳集》中所写的麻姑山。

张僧繇笔下的麻姑山,根本不是神仙。据说如果你爬上这座山,你可以看到一些看起来像人类的东西。它有脸、眼睛、鼻子和嘴巴,但是没有胳膊和脚。它通常被称为枫树幽灵。西汉初年,砍断戚夫人的四肢,使其近乎人形,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麻姑的总体印象。

魏文帝曹丕写了一个关于麻姑的故事。说她去过一个叫蔡京的人家里,因为长得漂亮,才十八九岁,手不是人的手,是鸟爪子,有十厘米长。这蔡京动了邪念,姑娘的手真好。要是她能帮我挠挠背就好了。谁知道麻姑是神仙,会读心术。得知蔡京的想法后,她勃然大怒。我表面上没有看到她做了什么,但是蔡京突然倒在地上,眼睛被鸟爪抠出来,眼睛在流血——这种争执有点过分,听起来像是枫树有鬼的故事,令人不寒而栗。

但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在唐代逐渐占了上风。此外,唐代宗大理六年(公元771年)四月,颜真卿撰《唐代福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将麻姑对蔡京的惩罚改为他人。蔡京双眼受伤,只挨了一鞭子。

如西王母在农历三月初三过生日,举行蟠桃会,邀请各界神仙为她祝寿。麻姑去了珠江,把采来的灵芝制成仙酒,作为礼物送给太后。太后尝了,觉得极好。她称之为“寿酒”。

因为麻姑历经三次沧桑,五百年对她来说只是一瞬间,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容颜依旧未老,所献的酒也被太后封为“寿酒”,百姓都来借吉利,求长寿。每当人们过生日,尤其是老人和妇女,都要送上一张麻姑的生日照片。春节期间要贴麻古年画。一个漂亮的姑娘,骑着小鹿,站在白鹤旁,靠着松树,或者手里拿着一个盛着桃子、酒和佛手的盘子,都意味着被祝福。

到了民国时期,梅兰芳还把马谷庆生的故事改编成京剧,其中经典唱段说:“瑶池接到圣母院的指令,转身去取一瓶酒。进去之前,我忙着小心翼翼地倒仙姑精和金盆玉液。喝一杯可以延年益寿,喝一杯可以延年益寿。愿仙主庆十周年,愿仙主寿比南极星。顷刻甘露尽,愿年年如是,长生不老。”

愿年年有此日,万寿无疆——五寿第一。这真是一首极好的歌词。

参考资料:

《晋书》、《南史》、《梁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后街录墨人挥犀续之"赵灵石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

《& lt《唐·伊吾郡司马上著·浔阳翟福君功业》碑文>陈考

《& lt《琵琶记》刘旺《画题研究》

名扬天下——浔阳楼

江西九江浔阳陶氏家族:陶母,陶侃,陶渊明,贤淑清廉,家风千余年。

论慧远及其庐山派曹洪的文学

金代至唐宋时期庐山诗歌研究综述

佛教、神仙与隐逸:六朝王留芳的庐山诗

《庐山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中的地位》罗龙岩

慧远在庐山的山水文学创作

《庐山隐逸文化及其在魏晋南北朝的繁荣》儿童音乐

庐山净土修行与晋宋之际山水诗画李秉海

唐人选择庐山隐居的功利倾向

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演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边为中心

金唐庐山禅诗研究,鲍彻

谢灵运和还有江

宫亭寺的传说:中世纪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邓晓军的关系

庐山道教文化概述

刘,康王谷历史辨析

李蔚然东晋陵墓是否有石刻的考证

东晋南朝“中山文化区”的形成。刘淑芬

苏、与蒋交战之“西陵”考。

崔伟山东省博物馆藏顾春的黄丕烈书信

董枫,汉末名医,钱超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风考》钱超尘

“从东风杏林园看道家和谐社会的追求”舒长兴

董枫巧治疖疫

建安三神医之一的陈——董枫生平及黎族研究。

“杏林”李阳的由来

秦汉时期的医德形象曹志平

麻姑传说及其民俗信仰曹国庆

道教妈祖信仰与中国生命文化刘小燕

曹红亮《麻姑》考辨

颜真卿与刘小燕妈祖文化

胡长春:道教神仙麻姑考

徐新杰,圆明故里考

黄德《琵琶行》与中都城《长恨歌》

重读——白居易江州时期《吴晓红》心态分析

于小雪:唐代琵琶诗研究

漂浮与融合——从《琵琶记》张凤景看诗人的仕途心态

《李白_望庐山瀑布_下篇_杂文杂感》孙桂平

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