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扣式草的功效与作用
自扣草的别名是什么?
鹿蹄草、鹿蹄草、肉豆蔻草、小大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野芹菜。
来源
药材来源:毛茛科全草。
采收与贮藏:春末夏初,取全草,洗净晾干。
原来形状
乳源毛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80cm。须根众多,丛生。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密被黄白色,粗糙。茎生叶是三小叶;叶柄15cm;龙;叶片宽椭圆形或肾形,长、宽一致,约3-9厘米;中央小叶有长柄,卵圆形或菱形,3裂,边缘密被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2-3深裂,两面粗糙;茎的上部叶较小,3裂,具短柄或无柄。花序具很多花,稀疏;花两性;直径1-1.2厘米;花梗长2-5厘米,密被黄白色粗糙;萼片5,卵形,约。3毫米长,粗糙;花瓣5,椭圆形,长5-6毫米,宽2.5-3毫米,黄色,基部有爪,蜜槽上有倒椭圆形鳞片;雄蕊多数,花药长约65438±0mm;花托长方形,有短的白色毛;心皮多数且无毛。瘦果扁平,狭倒卵形,长约3-4毫米,边缘有0.3毫米宽的棱,喙长65438±0毫米。开花结果期为4-7月。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或丘陵地,水沟旁的水湿地。
资源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性格;角色;字母
性状鉴定:全草长25-60(-80)厘米。须根丛生。茎和叶柄密被黄白色。叶三叶,基生叶和下部叶的叶柄长达14cm;。叶片宽卵形,黄绿色,长约5厘米,中心小叶椭圆形或菱形,3裂,边缘密被锯齿,侧生小叶不等长2或3裂。花序有稀疏的花;萼片5,船形,长约3毫米,粗糙;花瓣5,椭圆形,褐黄色。聚合果为球形,直径约65438±0cm;瘦果扁平,狭倒卵形,长约4毫米。气微,味微苦,有毒。
化学成分
含有原白头翁碱,其含量在鲜茎叶中约为0.12%,鲜根中约为0.3%,干茎叶中约为0.34%。还含有黄酮类、酚类、有机酸等。
剂量
外用:适量,捣泡,塞鼻或捣汁。
注意本品有刺激性,一般不口服。
①广东中医:“其汁不得斑。”
②广东中草药:“不宜内服。”
自锁草的功效和作用微苦;辛;性温度;有毒的
①《岭南草药集录》:“微毒。”
②广东中医:“味淡,性平,微毒。”
归经与肝归经
功能是清肝明目;除湿解毒;阻止疟疾。适应症为结膜充血、结膜充血、黄疸、痈肿、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
1,《生草药精要》:“卸下眼罩。”
2、《云南中医》:“除湿消肿,平喘止痛,退痢止疟,杀虫。角膜云,synhymitis,暴发性肝炎外用。疟疾、蜂窝组织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扣草贴治疗眼疾,去膜,对痘痘眼也有好处:脉门上放一枚铜钱,砸碎。如果涂在钱眼上,会拉毒,其膜自行消失,鼓里会有气泡。没关系。(生草药精要)
治风热眼炎,除目云:将本草放入布袋中,水煎内服,或与猪肉、牛肝、蜜枣同煮。(广东中医)
黄病治法:从扣草中取出,捣烂后敷于腕脉。起泡时刺破,捞出黄水。(南京民间草药)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将芹菜整根捣碎,敷于穴位,起泡后取出。(南医《中草药》)
疟疾的治疗:将新鲜芹菜捣碎,用纱布填塞,在发作前2-3小时用大椎、俞氏、何达穴覆盖。
瘰疬的治疗方法:在油中加入适量芹菜熬成糊状或用凡士林字均匀涂抹在患处。(5、6方均来自云南中医记载)
处方:
治眼热药方:扣草5元,犁草3元,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杰)清肝明目,自固草,取眼内红肌宜早取,记得取犁头加,煎几剂有效。
禁忌:
本品外用有刺激性,起泡,不宜入眼。内服要遵医嘱,不能过量。
参考资料:
《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中有治目赤的经验:草自扣5元,老鼠拉的瓜一两碗,水两碗,煎成碗,饭后服用。
(方药)目热为肝、肺经风热所致,轻则红,痛则流泪,羞明,久则成膜。本方自扣,味辛,性凉,清肝肺热,去眼膜。老鼠拉冬瓜,味甘淡,性凉,清肝热,除目赤筋,去湿热,利小便。这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方歌)目赤泪多,羞恶痛绝,但老鼠拉瓜扣草,煎了内服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