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之我见

以下是仲达咨询带来的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供您参考。

钢构件工程是结构安全的主要分项工程,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工程现场的监理工程师,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摘要:本文阐述了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和方法,以供同行借鉴。

钢构件工程是结构安全的主要分项工程,因此对整个工程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工程现场的监理工程师,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一,原材料的控制

钢筋作为"双控"材料,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据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因此钢筋的原材料在几个方面应注意:

1、钢材进场时,应将钢材出厂质保书信息与钢材炉号铁牌号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注意每捆带铁板的钢筋,还要注意出厂质保书信息上的数量是否大于场内数量,否则不得进场,防止假冒钢筋进场使用工程。

2、钢筋进场时,应按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一组。也允许采用相同冶炼方法和铸造方法的不同炉号分批混合,但每炉号碳含量和锰含量之差不超过0.02%和0.15%,每批不超过60吨。因此,对进场钢筋进行检验,在工程中使用合格的钢筋更为合理。

二、钢筋加工的控制

工人往往不注意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钢筋安装到现场后,才验收钢筋加工的质量。所以经常会因为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而返工,不仅造成浪费还影响进度,对工期非常不利。因此,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并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1.钢筋的弯钩和弯曲应符合下列要求:

(1)I级钢筋的端头应在180处弯钩,弯弧的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弯钩末端设计为135时,ⅱ、ⅲ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当钢筋弯曲不大于90°时,弯曲处的弯曲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箍筋加工控制

(1)箍筋末端应弯钩。除了检查弯钩的内径外,还需要注意弯钩弯曲后的平直部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具体设计要求,一般结构不应小于5d;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曲角度应为135。

(3)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法时,应严格控制冷拉率,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应大于4%;HRB335、HRB400和RRH400钢筋的冷拉率不应大于65438±0%。

(4)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有脆性或力学性能明显异常,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三、钢筋连接的控制

钢筋连接有三种方式: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应注意相邻搭接接头之间的连接距离L=1.3L1。焊接和机械连接当然是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有证,这是保证质量的首要条件。焊接和机械连接的控制讨论如下:

(1)钢筋的焊接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体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的预埋件。

(2)钢筋焊接过程控制

1.试焊项目正式焊接前,参与焊接的焊工应在现场条件下进行试焊,经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测试结果应符合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这一条款是强制性的,作为监理工程师应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尽量避免返工造成的浪费,影响工期。

2.设计焊接接头位置时,应注意:

(1)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的地方。同一纵向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多个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受拉面积不应大于50%;

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不宜设置接头;

3)焊接接头不适用于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构件。

焊接接头位置的设置非常重要,否则安装完成后验收时会发现问题,浪费人力物力,影响工期。

(3)焊接操作的控制

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各类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钢筋点焊、电渣压力焊和闪光对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弧焊包括五种接头形式,即堆焊、搭焊、缝焊、窄间隙焊和熔沟堆焊。焊接期间,应注意:

(1)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择,要根据钢筋的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

(2)焊接时,不得烧伤主筋;

(3)焊接接地线应与钢筋紧密接触;

(4)焊接时应及时清除焊渣,焊缝表面应平整,焊缝余高应平滑过渡,弧坑应填满;

(5)检查焊接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检查焊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如果缺陷严重,应进行抽样检测。只有通过测试后,才能安装和改善焊接工艺,以消除不良现象。

2.电渣压力焊时,应注意:

(1)电渣压力焊仅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 1范围内)钢筋的连接,竖向焊接后不允许用作梁、板等构件中的水平钢筋。这可能是由于部分部位的柱或剪力墙电渣压力焊后,因设计变更需要更换钢筋,现场工作人员将焊接好的钢筋改为梁板,作为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

(2)根据焊接钢筋的直径,选择焊机容量,调节电流;

(3)在焊接过程中,应根据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控制电流、焊接电压和通电时间,这是焊接成功的关键;

(4)检查焊接包周围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低于4毫米,否则返工。

3.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有三种焊接方法: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焊接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钢筋端面的直径、牌号和平整度。焊接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可调长度、燃烧流量、预烧余量、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是焊接成功的关键,作为监理工程师应加以控制。

(2)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弯曲试验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

(3)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4)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检验批进行检验和验收,质量检验应包括外观检验和力学性能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并在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安装。钢筋安装完成后,仍需仔细检查同一连接区段纵向钢筋的接头面百分率是否符合要求,这是焊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应重点检查。

(5)焊接检查

在焊接过程中,如果发现焊接性能不良,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并要求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特殊检验。

(六)钢筋的机械连接方式在设计连接接头位置时,应注意:1。接头应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当必须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II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2.接头应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端梁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免时,应采用I级接头或II级接头,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的百分率不应大于50%。因此,设计连接接头的位置非常重要,否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如果验收时发现不符合,还会影响工期。监督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牢牢控制操作者的连接操作,要求操作者按有关规定操作,并对螺纹接头致敬,达到必要的最小拧紧力矩。如发现操作人员不按规定操作,要罚款辞退,并重新验收该批连接器。

(七)联合施工现场检查验收。

钢筋连接开始前和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过程检验。根据相关规范和验收批的要求,必须在现场随机截取三个接头试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在监理见证下随机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安装。

四、钢筋安装控制

钢筋安装是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等级、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也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钢筋安装中最常见的问题如下:

1,钢筋直径、数量、长度错误。如ф18错改了ф16;梁支撑负筋渗漏;剪力墙暗柱漏收器;梁支座上排负筋小于1 \ 3l;第二行小于1/4L。

2、钢筋锚固长度不够。框架梁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够;特别要注意屋顶框架梁和边柱的锚固结构,部分工程中转换层框支梁的锚固结构也应在检查中予以注意。

3.悬臂部分钢筋不到位。悬臂部分钢筋的安装是钢筋检验的重点。在悬臂梁的检验中,经常发现上下两排钢筋不靠近边缘;第二排钢筋小于0.75L;悬臂梁的面筋锚固长度不够;设计要求鸭筋,检查也要注意;悬臂板钢筋还应保证足够的高度。

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可能影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更严格的要求。旧的验收规范没有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值设置上限,合格率达到70%,但新的验收规范对允许偏差值设置了上限,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作为监理工程师,你在验收时要注意检查。梁、楼板钢筋必须垫足够数量的钢筋垫块,其厚度符合要求。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现工人用梁的垫块做板钢筋的垫块,而板钢筋的垫块做梁的垫块,垫块强度不够,容易被钢筋压坏,甚至不放垫块。作为监理工程师,你应该注意检查。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钢筋工程质量检查时,严格按设计检查,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等规范操作。只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我们才能做好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