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健脾丸简介
2英文参参补脾丸[湘雅医学词典]
任申健脾丸[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任申健脾丸[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概述人参健脾丸是方剂名称,同名方剂约有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了这种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这种中成药的药典标准。包括人参25克、白术150克(麸炒)、茯苓50克、山药100克、陈皮50克、木香12.5克、砂仁25克、炙黄芪100克、当归50克、酸枣仁50克(炒)、远志(制)。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溏、厌食、乏力等症。
人参健脾丸4.1,北京中医验方,由人参(去芦)80两、远志(炒)80两、砂仁80两、木香40两、茯苓160两、酸枣仁(炒)160两、当归160两组成。
4.2功效《北京中医方剂学著作选编》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理气的功效。
4.3《北京市中医方剂学文选》中注明的人参健脾丸,主治形体消瘦、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腹泻频繁。
4.4人参健脾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4.5制作方法为细粉,过滚,炼蜜为丸,重3元。
5.喂鹤亭季芳的人参健脾丸5.1由党参4两、舒冬4两、药曲4两、麦芽4两、枳实6两、陈皮2两、山楂3两组成。
5.2功效人参健脾丸在《食和亭季芳》中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5.3人参健脾丸,在喂养鹤亭季芳中注明,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胸膈胀满,大便溏泻,内热乏力,酒伤吞酸,恶心呕吐。
5.4人参健脾丸的用法用量服用水丸。
5.5制备方法是最终的。
6《中国药典》(2000年版)人参健脾丸6.1处方为人参、甘草、豆蔻、枳壳各25g,白术(麸炒)、莲子、白扁豆、陈皮、青皮(醋炒)、神曲(麸炒)、麦芽(麸炒)。
6.2制法* * *研成细粉,炼蜜为丸[1]
6.3人参健脾丸用法用量每丸重6g,每次2丸,每日2次【1】。
6.4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胃。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腹胀恶心、腹痛便溏、慢性腹泻、营养不良。[1]
7药典标准人参健脾丸7.1名称人参健脾丸
任申健脾丸
7.2处方人参25g,白术(麸炒)150g,茯苓50g,山药100g,陈皮50g,木香12.5g,砂仁25g,炙黄芪100g,当归50g,酸枣仁(炒)50g,远志(制)。
7.3按上述制备方法制成十一片,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40-50克炼蜜加水,干燥,制成水丸;或加入炼蜜110 ~ 120g制成蜜丸。
7.4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褐色的蜜丸或大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7.5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粘液细胞内存在草酸钙针状结晶束,长80 ~ 240μ m,针状结晶直径2 ~ 5μ m(山药)。草酸钙簇晶直径20 ~ 68微米,有尖锐的棱角(人参)。胚乳厚壁细胞黄褐色或棕红色,表面多角形,壁厚,细胞腔含硅质块(砂仁)。
(2)取本品蜜丸8g,研末;或取蜜丸12g,切块,加入硅藻土6g,研磨均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100ml,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放冷,过滤,蒸发滤液,残渣加水30ml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物,以乙醇为溶剂。将残渣溶于30毫升水中,过滤,滤液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mlcm,柱高12cm),用水50毫升、40%乙醇30毫升、70%乙醇50毫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蒸发。另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黄芪甲苷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5 ~ 10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为下层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蜜丸8g,研末;或取12g蜜丸,切碎,加入6g硅藻土,研磨均匀,用30ml乙醚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滤过,蒸发滤液,残渣加0.5ml乙酸乙酯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此外,取当归65438±0g,用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下(365nm)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加正己烷2ml,超声65438±05分钟,过滤,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将[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50: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桃红色的主斑点。
7.6检查应符合丸剂(药典2010版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7.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7.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纳米。理论塔板数以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7.7.2对照溶液的制备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的溶液。
7.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蜜丸适量,研细。取4g左右,准确称量。或取重量差的蜜丸,切碎,混匀,取6g左右,精确称量,加入6g硅藻土,充分研磨成薄片,切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0 ml石油醚(60-90℃),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石油醚,蒸去残渣,加入80ml甲醇,加热回流5小时,放冷,过滤,回流。
7.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65,438±00μ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含陈皮以橙皮苷计(C28H34O15),蜜丸不得少于1.7mg;per 1g;达米万每丸不得少于6.9毫克。
7.8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溏、厌食、乏力等症。
7.9口服用法用量。水蜜丸一次8g,郑伊菲丸一次2粒,一日两次。
7.10蜜丸每粒重6g。
7.11存储密封。
7.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8中药标准人参健脾丸8.1拼音名称任申健脾丸
8.2标准编号WS3B001189
8.3处方人参25g白术(麸炒)50g甘草25g山药75g莲子50g白扁豆50g木香18。8克草果25克陈皮50克青皮(醋炒)50克神曲(麸炒)50克麦芽(炒)50克山楂(炒)50克芡实(麸炒)50克薏苡仁(麸炒)00克安格利
8.4准备上述十七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每100g粉末加入炼蜜110 ~ 130 g制成蜜丸。
8.5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和酸的。
8.6取本品鉴定,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立方体,形成结晶纤维。草酸钙针状晶体细小,长10~32微米,不规则地填充在薄壁细胞中。粘液细胞中存在草酸钙针状晶束,长度为80~240 μm,直径为2~8 μm..草酸钙簇的直径为20 ~ 68微米,棱角分明。树脂道破裂,内含金黄色至黄褐色大量分泌物。木质纤维呈黄色,长棱形,两端倾斜或变细,树脂道断裂,含金黄色至黄褐色块状分泌物。木纤维黄色,长棱形,两端倾斜或渐细,直径16 ~ 24微米,凹坑为横裂或十字形或人字形;菊粉碎片形状不规则,有时可以看到细小的放射状纹理。薄壁细胞呈纺锤形,壁稍厚,纹理极细交错。果皮石细胞紫红色、红色或黄褐色,圆形或多边形,直径约125um。果皮细胞长而厚,呈深波状。网格状细胞黄褐色,长柱状,两端稍宽,中间较窄,横截面为多边形,壁厚。薄壁细胞圆形,淡黄色,壁稍增厚,有念珠状排列,细胞间隙有许多椭圆形的凹坑,与凹坑连成一体。复合淀粉是大的、球形的,由几个小的单淀粉组成,其中一些粘附形成一个团。
8.7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的相关规定(附录第2页)。
8.8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胃。可用于治疗脾骨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便溏、小儿疳积。
8.9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儿童减量。
8.10规格每粒重6g。
8.11储存密闭防潮。
9人参健脾丸说明书9.1药品名称人参健脾丸
9.2药品汉语拼音任申健脾丸
9.3达米丸每粒重6克。
9.4性状人参健脾丸为棕褐色至棕褐色蜜丸或大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9.5人参健脾丸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
9.6人参健脾丸的作用主要是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溏、厌食、乏力等症。
9.7人参健脾丸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水蜜丸一次8g,郑伊菲丸一次2粒,一日两次。
9.8注意事项1。避免难消化的食物。
2.感冒发烧患者不宜服用。
3.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没有缓解,要去医院。
6.对人参健脾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人参健脾丸性质改变时禁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
9.请将人参健脾丸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人参健脾丸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9.9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剂师。
9.10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