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怎么治疗?
球虫是一种原生动物,体积很小,肉眼看不见,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一般认为寄生在鸡肠道的9种球虫属于艾美耳球虫属,包括寄生在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或脆弱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中部的有毒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前段的粗大艾美耳球虫、哈茨艾美耳球虫、变异艾美耳球虫、迟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性最强。球虫的生活史包括三个发育阶段,即在宿主体内的分裂增殖阶段、配子生殖阶段和在外界环境下的孢子增殖阶段。鸡粪中见到的球虫病是卵囊期,是球虫的一个发育阶段。显微镜下,卵囊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囊壁有两个轮廓。刚随鸡粪排出体外的卵囊含有球形原生质球。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卵囊增殖孢子,形成感染性卵囊,内含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2个子孢子。鸡吞下这样的卵囊就感染了。在肌胃中,卵囊壁被破坏,孢子囊浮现,然后进入小肠。在胆汁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子孢子被释放出来,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分裂增殖。经过几代的裂变增殖,开始有性配子繁殖,大小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外壁增厚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2)流行特征
球虫病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鸡、火鸡、鸭、鹅等家禽均可患球虫病,但由不同的球虫引起,互不传染。
11日龄以下的鸡,由于母体免疫力的保护,很少发生球虫病。4 ~ 6周龄最易患急性球虫病。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鸡对球虫病的易感性下降(年龄免疫),同时对明显或不明显的感染积累了免疫力(感染免疫)。发病率会逐渐降低,症状会更轻。成年鸡如果没有感染过球虫病,免疫力缺乏,很容易生病。比如在怀孕开始前几天使用一些预防球虫病的药物时,往往在突然停药后球虫病就会发作。
发病季节主要在温暖多雨的春夏,秋季较少,冬季较少。由于舍内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肉鸡的季节性不如蛋鸡明显。本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鸡只要吃了致病的孢子卵囊,就可以感染球虫病。所有被病鸡和染病鸡的粪便污染的地面、垫料、房屋、饲料、饮用水和一切用具,人的手脚,携带球虫病囊的野鸟、甲虫、苍蝇、蚊子,都可以成为鸡球虫病的传播者。在病鸡治愈后的几个月内,盲肠粘膜内的球虫包囊仍能存活,因此这类感染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重要传染源。
因为球虫卵囊可以附着在细小的灰尘上,随风飞到数千米之外,野鸟、苍蝇、蚊子等。还能携带球虫卵囊传播,而鸡舍前的消毒池对卵囊无效,一般农村养鸡场和养鸡户很难避免球虫卵囊的入侵,但如果网上或笼养,鸡接触卵囊的机会少,感染的机会少。
此外,鸡群过于拥挤、卫生条件差、湿热、饲料搭配不当、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等都可以促进球虫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由于各种球虫的寄生部位和毒力不同,对鸡肠道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因此临床上出现了不同的球虫病类型。
①急性盲肠球虫病: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雏鸡易感,是雏鸡和幼鸡中最常见的球虫病。鸡感染后第3天(吃入卵囊),盲肠粪便转为淡黄色水样,量减少(正常盲肠粪便为淡黄色糊状,俗称鸡粪,多在早晨排出),第4天盲肠排空,无粪便。第4天结束到第6天,盲肠大量出血,病鸡排出血性粪便,使其明显贫血,头脑迟钝,闭眼午睡,很少进食,出现死亡高峰。第七天盲肠出血、便血减少,第八天基本停止。之后精神和食欲逐渐好转。尸检可见病变主要在盲肠。第5 ~ 6天,盲肠充血,盲肠明显肿胀,浆膜面变为棕红色(图12-19)。第6 ~ 7天,盲肠内有血块和豆渣样坏死物质,盲肠变硬变脆。第8天至10天,盲肠变短,有时比直肠短,内容物少,整个盲肠呈樱桃红。感染严重的死鸡,直肠呈灰白色环状坏死。
图12-19病鸡盲肠变厚,出血严重。
②急性小肠球虫病:该病多见于幼鸡和早期出生的成年鸡,由艾美耳球虫中毒引起。病鸡在感染后第4天也表现出症状(吃入卵囊):粪便略黑带血并有大量粘液,第9天至第10天出血减少并逐渐停止。因为小肠受损,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很大,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部分病鸡在出血后1 ~ 2天死亡,另一些病鸡身体虚弱,不能迅速恢复。出血停止后,有零星死亡。蛋鸡在感染后5 ~ 6周才能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如有继发感染,在便血后3 ~ 4天(吃入卵囊后7 ~ 8天)死亡率增加。死亡率主要取决于继发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防措施。尸检观察到的变化主要是小肠缩短、增厚、胀气(从吃入卵囊后第6天开始,第10天达到高峰)。同时整个小肠粘膜呈粉红色,有许多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血和豆渣样坏死物质陷在肠腔内。盲肠常充血,但不是盲肠出血所致,而是小肠血液流入的结果。用水洗盲肠,说明它的本质没有太大变化。其他器官常因贫血而消退,肝脏有时会出现轻度萎缩。
急性肠道球虫病死亡率低于急性盲肠球虫病,但病鸡恢复缓慢,往往留下一些失去生产价值的弱鸡,造成巨大损失。
③慢性球虫病:病原体主要是巨型艾美耳球虫,其引起的症状不是大量便血和迅速死亡,而是持续的消化功能障碍,故称为慢性球虫病。感染后四至六天,小肠前中部粘膜上出现许多灰白色的点状、线状、环状坏死灶,从肠外也可见:肠壁失去弹性,粘膜上皮组织脱落,粘膜层变薄。病鸡厌食,大量饮水但仍有脱水症状,排泄如稀便,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有时排出细长的粪条,粪条被粘液包裹,一般无明显血便。此外,肠壁对胡萝卜素的吸收能力降低,导致维生素A缺乏,腿脚皮肤变色。这些都使病鸡很快消瘦虚弱,体重下降,恢复缓慢。如果感染严重,治疗和护理措施没有及时跟上,部分鸡会陆续死亡,累计死亡率也比较高。
④混合感染:同时严重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病鸡死亡率可达100%,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常见的混合感染是几种球虫的轻度感染,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几天便血(似瘦肉),造成一定死亡,之后逐渐恢复,3 ~ 4周内生长缓慢。
(4)预防和控制措施
1)使用抗球虫药物应注意的问题
①正确诊断和针对性用药:所有球虫对不同抗球虫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应尽快确定主要致病种,以便选择针对性的抗球虫药物。虽然目前的抗球虫药物都作用于球虫发育的无性阶段,但各种抗球虫药物的峰值活性是不同的。了解抗球虫药物的峰值活性对预防和控制球虫病非常有帮助。②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合理用药:肉鸡生长周期短,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饲料产出最多的鸡。因此,不能通过鸡接触球虫产生自然免疫来预防疾病,避免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暂时下降,而是要在整个生长期持续应用抗球虫药物。蛋鸡和种鸡的生长周期长。出于安全和经济的考虑,可以考虑建立球虫的自然免疫,即在饲料中添加低于肉鸡浓度的抗球虫药物6 ~ 12周。一般在14周龄后停药,是为了让雏鸡经历一次“受控”的球虫病感染,使其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不生病不死亡。③重复换药或换药:重复换药(全进全出给药方案)是指更换同批鸡的抗球虫药物;改变用药(改变给药方案)是指改变两批鸡的抗球虫药物。这样可以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更换的药物必须是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即抗球虫活性峰值不同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抗药性产生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死亡率没有明显增加,但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大大降低。(4)努力减少药物残留:微量抗球虫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常残留在鸡蛋和肉类中,长期食用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相关国际组织对畜产品中抗球虫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并根据服药后不同时间的残留情况规定了各种抗球虫药物的停药期。
2)如何使用抗球虫药物
①球虫灵(硝基苯甲酰胺):对多种球虫有效,尤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有效,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无效。主要作用于第二代裂殖子。这种药的主要优点是不影响对球虫的免疫力,不用停药就能迅速排出体外。预防性用量,按0.01.25%的浓度混合;处理剂量为0.025%,混合3 ~ 5天。②氯硝基胍:对多种鸡球虫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昆虫品系也有效,主要抑制第一代裂殖子的发育和增殖。该药毒性较小,雏鸡饲喂6倍以上治疗剂量8周后生长正常。该药物对鸡球虫的免疫形成没有影响。这种药的缺点是连续喂食会使鸡和鸡蛋有臭味,所以在鸡宰杀前5 ~ 7天应停用。剂量为33毫克/千克。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为66 mg/kg,1 ~ 2周后改为33 mg/kg。③球虫病(尼卡巴嗪):对球虫如柔嫩艾美耳球虫等致病性较强的球虫有较好的疗效。作用于第二代裂殖子,其杀球虫效果比抑球虫效果更明显。这种药物优点是不易产生抗药性,不影响球虫的免疫力。预防剂量为125mg/kg,与饲料混合连续饲喂。蛋鸡禁用,屠宰前4 ~ 17天停药。④克秋多(又名氯吡多、氯吡多、氯甲基吡啶、氯羟基吡啶、可爱丹、乐康安、秋丁等。):对所有9种球虫都有效,尤其是柔嫩艾美球虫。这种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球虫病孢子的发展,所以在感染前应与饲料混合,否则无效,在整个育雏期应连续给药。一旦停止给药,就会引起球虫病暴发。0.01.25%用于预防,0.025%用于治疗,可混入饲料中给药,安全范围广,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配成0.025%浓度时,应在宰鸡前5天停药;使用0.01.25%浓度时,不必停药。⑤磺胺类:主要作用于第二代裂殖子,对第一代裂殖子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当鸡球虫病的症状开始出现时,使用磺胺类药物往往是有效的,特别是配合应用适量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A,更有利于鸡的康复。而磺胺类药物由于其毒性和长期连续使用后的耐药性,较少用于预防,较多用于治疗。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5%的浓度与水混合或以0.2%的浓度与材料混合6天;磺胺甲恶唑以0.1% ~ 0.2%的浓度与水或材料混合3天。将浓度为0.03%的硫代吡嗪与水混合3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暴发性球虫病。磺胺类药物在鸡屠宰前应有2天以上的停药期。⑥盐霉素(优素净,商品名每公斤赋形剂含盐霉素钠100g):对各种球虫均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昆虫品系也有效。药效高峰在感染后32-72小时,可杀死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之后可一定程度杀死第二代裂殖体。长期连续使用对预防球虫病,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发病时用于治疗,效果有限。用法是:从10日龄开始,每吨饲料中添加本品60 ~ 100克(优素净600 ~ 1000克),连续使用8 ~ 10周,然后再减半使用2周。本品的缺点是鸡对球虫不能产生免疫力,要逐渐停药,停药后通过中轻度感染获得免疫力。⑦土霉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有一定防治作用,主要杀灭二代裂殖子,对子孢子和一代裂殖子也有效,不影响免疫力。治疗剂量为:按0.2%的浓度混合5 ~ 7天;预防剂量为:以0.1%的浓度混配10 ~ 15天。服药期间饲料中要有足够的钙,以免影响药效。
3)卫生和消毒措施
应重视鸡球虫病的卫生预防。鸡要网上养,避免接触粪便。鸡粪应每天在平地清理,使大部分卵囊在成熟前被扫走,运动场应保持干燥,以抑制球虫卵的发育。球虫卵的抵抗力很强,常用消毒剂杀灭卵囊的效果极弱。因此,鸡粪应远离鸡舍堆放,并用聚乙烯薄膜覆盖,以便利用堆肥发酵产生的高温和氨气杀灭鸡粪中的卵囊。
4)毒品预防措施的实施
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案。①从10日龄前至8 ~ 10周龄,可给予连续预防性药物,如盐霉素、莫能菌素、球虫病、克球散等。,防止在这一低龄期发病死亡,然后停药,使鸡在经过两个月的中、轻度自然感染后获得免疫力,进入产蛋期。这是一个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好方案。执行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剂量不能太大,不能总想着“防球虫病”。有一些轻微感染,轻微血便,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是可以获得免疫力,有利于停药后的安全。其次,停药不晚,一般不超过10周龄。鸡在开放前必须有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以避免开放后再次受到球虫病的攻击。再次,由于药物和剂量的不同,不产生免疫力可能是安全的,但也可能产生一些免疫力,但一般情况下,突然停药后有球虫病的可能。所以要逐渐停药,剂量可以减半,需要两周时间过渡。同时要准备好疗效较高的药物,如吉宝20、盐霉素等,必要时立即治疗。中度感染也可以用复方地君净和土霉素治疗,这些药物也可以用于短期预防,轻度便血不需要治疗。总之就是要保护鸡群不吃大亏,获得免疫力。②不要长期使用专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鸡在3 ~ 4周龄内用链霉素和土霉素治疗,以预防鸡白痢和球虫病。之后注意观察没有用药的鸡。如果有轻微的球虫病症状,不一定要用药,症状稍重时会影响免疫力。一段时间后,鸡对自然感染积累了足够的免疫力,球虫病就消失了。如果能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但要准备一些高效的治疗药物,以防球虫病。③终身给鸡吃预防药。一般来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肉鸡,因为蛋鸡用药成本太高,会增加生产成本。④人工免疫:目前,人工免疫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方法是口服减毒卵囊,使鸡只通过轻微感染获得免疫力。九种球虫不能交叉免疫,口服一个卵囊只能预防一种球虫。需要防治的球虫有4 ~ 5种,其卵囊不能同时混合。否则,由于相互制约,一些物种无法充分增殖,无法发挥免疫作用。危害最大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人工免疫,需要口服卵囊三次。因为人工免疫比较麻烦,所以在生产中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