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西医的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我知道一篇毕业论文就这么挂点积分改是不现实的。我只是希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中医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应用的,并随着中医的发展而发展。西药是在近三四百年现代化学知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成为当今世界药学领域的主导潮流。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医学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为了这个相同的目的,中西医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探讨这个问题对中西医的发展可能有启发意义。
1理论体系
中医学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四气五味”、“盛衰”、“归经”等。其应用是以藏象、病因病机、“四诊八纲”、“治则治法”为理论基础,按照“君、臣、辅”的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而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产生了新的炮制、炮制和鉴别理论。西医也有合成、制备、分析、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等理论,但不如中医完整。有必要发展新的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样,中医的理论也要用现代科技来分析,更好地指导中医的研究。
2研究过程
中医是在大量的临床基础上产生的,实践先于理论。西医是以大量的动物实验为基础而用于临床的,理论先于实践。看似相反,其实都有道理。中医在一些毒性大、戏剧性强的药物研发上可以借鉴西医的研究过程,先进行动物实验,避免盲目使用带来的危险;西药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作用,所以有“老药新用”,比如治疗心肌缺血的阿司匹林。
3来源
中药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乳香、西洋参、番泻叶等许多外来植物已成为重要的中药。西医对中医的借鉴,表现在很多西医来自中医,如麻黄素、青蒿素、紫杉醇等。据统计,1983至1994年全球生产和上市的522种新药中,有44%来自中药等天然药物,或以天然药物为基础的合成或半合成产品。特别是在抗癌和抗感染药物的研发中,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国FDA从1984到1995批准的31种抗癌新药中,有61%来自中药等天然药物。美国科学家用植物来分泌药物,或者用转基因动物来生产人类需要的蛋白质,这就提醒了人们,中药本身就是来源于植物或者动物。比如牛黄是牛的胆结石,珍珠受刺激形成蚌壳内膜,这与现代西医研究的前沿成果不谋而合。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医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发展西医。
4准备方面
古代医生为了方便使用,提高疗效,将中药制成丸、散、膏、丸。近几十年来,利用现代西医技术研究中药的方法突飞猛进,如生化提取、高效分离技术等。,并且剂型已经扩展到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对中药的炮制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很多中成药也引入西药质量标准,有的定性,有的定量,对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和市场规范起到很大作用。科学相互渗透,西医在研发剂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中药药丸“三高丹”的启发。直到今天,中西医都有这种药膏剂型,所以中西医在配制过程中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5在疗效方面
要想在疗效上达到像西药一样的快速、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剂型进行改革。中医急症的研究就是学习西医,比如把降压药改成注射剂,把治疗心绞痛的胶囊改成滴丸。另一方面,中药疗效温和,作用持久,在治疗一些慢性病方面有独到之处。有学者证实,对于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白内障、神经痛等46种疾病,中医疗效优于西医。这些疾病国内外都在不断研究,希望利用中医取得突破。西医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控释制剂、缓释制剂,以达到疗效温和、作用持久的目的。
6毒副作用
中药的副作用一般都很小,这是国人津津乐道的。相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西药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前段时间含PPA(苯丙醇胺)的药品被全面禁用,再次敲响了警钟。西医也一直在努力降低副作用,比如很多西药经过结构分解后,副作用明显降低。西医也借鉴中药复方成分低、多靶点作用的原理,选择合适的西药组成复方,抵消部分药物的副作用。
总之,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体系、研究过程、来源、制剂、疗效、副作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但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医如何借鉴西医,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确实需要通过多学科合作,吸收更多现代医学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西医学习中医是不够的。虽然西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要求,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来达到更好地治病救人的目的,最终都是符合中医的一些特点的。中西医将长期共存,相互借鉴,在抵抗疾病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需要更具体的,可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