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吃药,可以用中药调节吗?
不排除有些中药调理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但这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应该明确降低血压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并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将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只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血压下降只是一个首要目标,用来反映治疗的初步效果。高血压本身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还涉及许多其他风险因素。降低血压只是消除了高血压本身引起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并不能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引起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虽然高血压的病因不明,但任何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因素除了诱发高血压外,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简单来说,一些因素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血压升高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降低血压只是消除了高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并不能从整体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血压升高会给血管壁带来更大的压力。血管壁虽然有一定的弹性,但如果长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作,必然会变硬变脆。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血管破裂。此时,如果降低血压,对血管壁的损伤会减轻,但受损的血管壁并不能自动修复。硬化和脆弱依然存在,同样会破裂,只是会延迟。
单纯降压对于治疗高血压没有太大意义(不是说不用降压,只是单纯降压)。中药调理不排除降低血压,但并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压效果也存疑,所以这种治疗没有意义。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ARB(如缬沙坦、氯沙坦钾)、CCB(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属于一线降压药。这四种药物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大量实验验证的,可以确认高质量的循证医学。除了降低血压,这四种药物还具有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换句话说,这四种药物不仅消除了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还降低了其他危险因素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整个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至少要使用一种一线药物,否则治疗就变得没有意义。比如不治疗五年中风的概率是100%,非一线药物五年中风的概率是80%,一线药物五年中风的概率只有10%,这么大的差别。
治疗高血压的正确策略是使用至少一种一线药物来降低血压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血压吃中药降压好还是吃西药降压好#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可以喝什么茶降压# #高血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