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温度
②指温暖的春天。《宋史·李若谷传》:“舟楫过境,极寒瘠者,必留之,必待之,春之必送之。”
(3)一种潜温病。指冬寒邪伏至春所引起的急性发热(《暖精卫叶项燕外感气滞三时》)
(4)一种新型的温度敏感疾病。指春季风热引起的急性发热。《温病辨证》卷一补充注释:“冬春季感风热之邪而得病者,……春季得病者,亦称春热。”春温是发生在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一种急性外感发热。历代医家对春暖的理解不一,但大多关注伏邪温病。冬有寒邪,春有温病。见《温病补记:温病的正误处理》。《文汶经·叶巍·项燕三时腑气外感病机》将其归类为腑气病。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尿黄赤、舌红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为主,以秦煌汤为主。对于既有恶寒又有头痛的人,宜表里兼治,加黄芩配葱黑豆橘梗汤。对于热入阳明,热盛口渴,汗出多,脉沉,或潮热谵妄,腹中便秘者,宜清气除热,或攻热除热,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如果热入血,或者阴伤风动,就要用温风法。《温病辨证补注》卷一:说此病为新温敏病。时令病理论说是由于外寒触及潜气而产生的新感觉。“温病辨证论治”是指要么诱发伏邪,要么乍感奇气,多发生在春季。参考伏温病、新温敏病、风温等文章。
冬天,感受到外邪,外邪转化为热。春季,外感邪气源于内,或急性发热为外感邪气所致。开始时出现高热、焦虑、口渴、多汗、舌红苔黄等症状,甚至出现头晕、痉挛、斑疹等症状如气热或血热等。,急、重、变、急,属于伏温病范畴。若人体正气虚弱,又感春热之邪,则可发为春热。治疗上,清热是基本方法。(1)热是在春天的温度。症状包括体热,心烦,口苦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治疗宜清热养阴,方剂以秦煌汤加减。
②热结肠腑的春季温度。症状包括潮热、便秘、腹痛、口干、苔厚、脉沉。增液承气汤只有在滋阴攻敌后才能使用。
③热在春温。证候为夜间体热,心绪烦躁,皮疹隐隐,舌红无苔,脉数。清营汤宜清热方用。
(4)春季热盛,血温。症状为发热、烦躁、出疹,或谵妄、吐血、舌血,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
⑤春季气血燃烧。症见高热口渴,或昏迷,吐血衄血,斑疹外露,舌红苔黄,脉滑。宜气血兼治,再用清温百度饮。
热盛则动风,热闭则心包,都是热邪过盛所致。处方分别为凉肝、熄风、清心。用焦玲钩藤汤、清宫汤。后期要用伤肝肾的阴来滋补肝肾。
春热辨证论治:体热、心烦、干呕、胸胁不适、口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
治法:苦寒清热,散郁祛邪。
治疗处方:
1.主方秦煌汤加豆豉宣参方(刘宝琦《文汶逢源》)加减。
处方:黄芩12g、白芍12g、炒豆豉10g、玄参15g、栀子10g、竹茹、柴胡9g、蝉蜕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 ~ 2剂。
若呕吐剧烈,或呕吐如喷,可酌情加龙胆草12g、黄连6g、法半夏9g、生姜6g。如有表证、恶寒、头痛、无汗,可加荆芥9克、薄荷9克、葛根20克。
2.中成药
(1)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2片,一日三次口服。
(2)夏桑菊颗粒,每次1 ~ 2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
(3)板蓝根颗粒,每次1 ~ 2包,每日3-4次,开水冲服。
3.葱黑豆橘梗汤单方(于根初流行的《伤寒论》)
处方:鲜葱10g,桔梗6g,豆豉15g,栀子10g,薄荷6g,连翘9g,鲜淡竹叶12g。水煎两次温服,每日2剂。对初春时表里兼热者颇有疗效。症状:体热、心烦、不安,或稍恶寒、口苦、口渴。舌尖边缘红,苔薄黄,脉多或弦。
治疗:清热。
处方:
1.加味支子黑豆汤(张仲景《伤寒论》)
处方:栀子12g,炒豆豉10g,淡竹叶9g,连翘9g,天花粉12g,薄荷9g,蝉蜕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2剂。
2.中成药
(1)感冒清片,每次3-4片,一日三次,用开水冲服。
(2)银黄口服液,65438+每次0 ~ 2片,每日3 ~ 4次。
3.单方:解郁清心汤(赖等《临床奇效新方一》)
处方:柴胡10g,香附9g,龙骨15g,牡蛎15g,郁金15g,石菖蒲6g,生地20g,黄连9g,羚羊角10g,竹叶10g。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体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口渴,口唇灼热,咽干,便秘发黄。舌红苔黄,脉滑。
治法:清膈热。
处方:
1.主方散(陈等太平惠民合剂)加味。
处方:大黄9克(下)、芒硝6克(洗净)、栀子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夏枯草12克、竹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如果大便不秘,就去掉芒硝和大黄。口渴得厉害的,加天花粉15g,芦根15g。咽喉肿痛者,加乌梅30克,桔梗6克,马勃9克。
2.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4粒,每日3 ~ 4次。症状:热盛,面红,多汗,心烦,渴冷饮,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治疗:清热护津。
处方:
1.白虎汤加减(吴鞠通《伤寒论》)
处方:石膏30g(先煎),知母15g,粳米6g,生甘草9g,金银花15g,芦根15g,石斛15g。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
若同时出现咳嗽、痰稠,可加杏仁12g、瓜蒌12g、鱼腥草20g、黄芩12g。若热扰神,引起谵妄烦躁,可加牛角20克(先切片炒),连翘12克,竹叶10克。若实热传于肝经,激起肝风,引起手足抽搐,可加羚羊角10克,钩藤12克,菊花15克。若实热已损伤气阴,出现多汗、背微寒、气短、脉微等,可加西洋参12g(或太子参30g)。
2.中成药
(1)双黄连粉针剂,每日3g,加入5%葡萄糖500ml(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连续5天。7号。
(2)新癀片,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3.验方解热汤(赖等《临床神新方》)
处方:大青叶30g,柴胡30g,连翘20g,黄芩15g,牡丹皮30g,白茅根20g,法半夏12g。每日1剂量,水煎3碗汁,每4.6小时服半碗。具有清热解毒、解疫止肌热的功效,对阳明胃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症状:体热,口干咽燥,腹胀腹痛,乏力气短,或两手空空摸床,四肢震颤,便秘。舌红,苔黄干或暗,脉细或弱。
治法:攻下腑,益气养阴。
处方:
1.主方(吴鞠通《伤寒论》)中加入了黄龙汤
药方:生地20g,麦冬15g,玄参20g,大黄9g,芒硝6g,甘草6g,党参12g(或太子参20g),当归6g,海参2个,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2剂,以清热降火。
若无疲乏无力、气短、空手触床、四肢震颤,则以腹痛、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枯为主者,可用党参、当归、生姜、甘草等配伍,成增液益气汤,用于治疗单纯性阳明热结、阴虚。对于腹胀腹痛,若用力按压,或大便可触知,腹胀疼痛明显,可加厚朴9克,枳实9克,排便后即可止住,腹胀疼痛减轻。
2.中成药牛黄解毒丸、西洋参口服液:牛黄解毒丸3 ~ 4片口服,每日3次;口服西洋参口服液一两片,一日三次。两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又能益气养阴。症状和体征:体热持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排尿时尿道疼痛,尿色红,有时非常口渴。舌红苔黄,脉细。
治疗方法:疏通大肠秘结,排出小肠内热。
处方:
1.吴鞠通《伤寒论》主方道赤承气汤加减
处方:赤芍12g、生地25g、大黄9g(以下)、黄连6g、黄柏10g、芒硝6g(口服)、白茅根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以清热去火为度。
若同时见腹胀疼痛、舌苔干燥、脉沉,可酌情加枳实9克、厚朴6克。口渴多汗者,可加石膏25克(先炒),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
2.单方方剂通里降夏汤(临床处方手册由赖等编写。)
处方:大黄12g(下背)、芒硝9g(溶化)、石膏30g(先煎)、白茅根30g、丹参30g、黄柏15g、苍术15g、牛膝15g、牛膝65438+。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日2剂。症状:夜间身体很热,心绪烦躁,甚至有时出现谵妄言语,隐隐出疹,口干咽燥,但不怎么喝酒。舌质深红,有薄黄干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阴。
处方: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伤寒论》)
处方:水牛角30g(切片,先炒),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竹叶心12g,丹参9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12。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
若见微恶寒,头痛咽痛,苔薄黄,可加豆豉9克,薄荷(下)9克,牛蒡9克,宣肌表,透邪。若黄苔褪去,舌质暗红,可去金银花、连翘,加牡丹皮12g,赤芍15g,栀子12g。
2.中成药
(1)心血丹,每次服1-2粒,每日3-4次。
(2)清开灵针,30-4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柴青合剂(赖等《临床处方手册》)
处方:柴胡10g,青蒿6g(下),地骨皮12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20g,白花蛇舌草15g,白薇18g,芦根15g,野菊花65g。水煎两次,分两次服,每日两次。症状:高热、口渴、头痛、易怒、皮疹,甚至吐血和鼻出血。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清气养血。
处方:
1.主方玉女汤,去牛膝、熟地、玄参(吴鞠通《伤寒论》)。
处方: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玄参2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
若皮疹外露,颜色较深,则去生地、麦冬,加水牛角(切片,先炒)30克,白米20克,生甘草6克,即成去眼角汤,即白虎水牛角玄参汤。若病情较重,出现烦躁不安、出疹、呕血、鼻衄者,应去麦冬,加水牛角30克(先切片炒),黄连9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赤芍15克,连翘15克。
2.中成药
(1)清开灵针,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加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
(2)醒脑静注射液,用5%葡萄糖溶液20 ml和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紫雪丹,65438+每次0-2片,每日3 ~ 4次。
3.单方“消潜汤”(赖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牡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5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6g,茜草15g,槐花15g,板蓝根20g。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适合高烧和出皮疹的人。症状:身体灼热,易怒,甚至谵妄,颜色紫黑,斑块,或便血。舌深红,脉数。
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