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栽培技术

1,疏伐补植

疏伐一般在子叶出现,1 ~ 2对真叶长出时进行。太晚了容易导致苗瘦。一般苗保持三角形,株间距约为15 cm。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病留强”,结合间苗补苗。间作可以做一次,也可以做几次。一般浇水后或雨后,土壤松软时,应将生长势弱或受病虫害损害的幼苗拔除,注意不要伤及相邻幼苗,同时清除杂草。然后进行适当的镇压和灌溉,使幼苗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相连。

2.灌溉和追肥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溉。在真正的叶子长在地上,幼苗迅速生长之前,适当控水,“蹲苗”。蹲下后,灌溉幼苗2至3次。雨季的灌溉量取决于降雨情况。生长后期,减少灌溉次数,防止秋季幼苗白长,10月上旬灌溉11次防寒水。结合浇水,追肥可分2 ~ 3次,在幼苗生长前期施氮肥,后期施磷钾肥,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木质化程度。

3、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可以防止杂草滋生和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松土要与除草相结合,除草要以“早除草、小除草、大除草”为原则。雨后浇水,及时松土保墒。一般当年苗高可达1米以上,两年后可用于园林绿化,也可作为北海道嫁接黄杨或扶芳藤的砧木。

采伐后管理

1,搭建遮荫棚

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灌溉次数,防止土壤板结,在扦插结束时,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周围用土密封,并用遮阳网遮阳,避免阳光暴晒。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就把膜的两端打开,让空气流通。一般三周左右就能生根发芽。插条生根后,逐步分批去除覆盖物。

2.灌溉

扦插后要保持苗床湿润,及时补充扦插生根所需的水分。苗期用小水、清水灌溉,以渗透苗床为度,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幼叶粘泥烧坏。一般每隔3 ~ 5天灌水1次,灌水2 ~ 3次。

3.表面处治

扦插40天后,为使苗木健康生长,应分期追施速效肥料,如腐熟的人粪、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并掌握巧用苗木的原则。

4.松土除草

苗圃的除草从4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任何时期的杂草都要清除。小苗松土要浅,大苗要深。一般松土深度为2至4厘米,之后增加到8至10厘米。幼苗炼苗期间应停止松土和除草。木材可用于雕刻器皿和细木工;叶子可以代替茶叶;树皮含硬橡胶,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可做工业油。花和果被用作“相思树”,根被用作药。其木材洁白细腻,是雕刻、小工艺品、桅杆、滑轮和其他细木工的好材料。树皮含硬橡胶,种子含油量高,可作肥料。

百度也是重要的薪炭林树种。百度具有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生物量大等特点,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薪炭林树种。五年生白每公顷一次可得11.33t干木,相当于7.48t标准煤。

此外,绵萆薢枝条柔韧,一年生枝条长度在0.5m以上,是很好的编织材料,可用于编织各种提篮、背桶、果篮等。其嫩枝叶含粗蛋白8.47%,粗脂肪4.25%,14.39%出租纤维,灰分8.7%。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家畜的好饲料。大力发展白杜林有利于畜牧业生产。药用名称:丝棉木

功能指示

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鼻出血、漆疮和痔疮。

1,《贵州民间医学》:止血泻热。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祛风湿、活血、补肾。

剂量

内服:煎服,1 ~ 2两;或者泡在酒里。外用:水煎熏洗。

附加处方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蚕蛹虎杖根一两,降香五块钱,五加皮五块钱,烧酒一斤半到两斤,冬天泡一周(夏天减量),每次一两盎司。(《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2、治疗膝盖疼痛:三至四根丝棉根。加入牛膝(苋科牛膝)2-3份,五加科1-2份。用水煎服,黄酒红糖冲泡,早晚空腹服用。(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录)

3、治疗腰痛:丝棉木皮四钱一两,水煎服。(《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4、治出血:丝棉木果及根各二钱,煎汤水服。(贵州民间医药)

5、治疗漆疮:丝棉木枝、叶,适量煎服熏洗;也可以用等量的樟木煎熏。(上海常见中药材)

6、治痔疮:丝棉木根、龙眼肉各四两,水煎服。(《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取丝绵3 ~ 4两,牛膝5两(鲜品一倍),每次1剂水煎服。疗程至少20天。治疗10例,均有足趾坏死,病程3 ~ 14年。治疗后(停药后3 ~ 24个月)随访6例,其中基本治愈5例,好转1例。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