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肾和视网膜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1991年的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1.26%,比1979 ~ 1980高出25个百分点。根据1996的调查,这种上升趋势还在继续。其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位居前列,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在1999中,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世卫组织/ISH)对高血压的定义是: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同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采用了这一标准。以前高血压分为1、2、3期。世卫组织/ISH指南委员会专家认为“分期”是指病程的进展阶段,但目前仅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类,并不能反映病程,所以用“分期”代替“分期”。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 ~ 159 mmHg或舒张压90 ~ 99 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 ~ 179 mmHg或舒张压100 ~ 109 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 mmhg;高血压的危害性一方面与患者的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根据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和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结合血压水平,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类,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治疗策略并据此估计预后。

高血压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发病机制复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体液内分泌改变、遗传、肾脏和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障碍均可能参与其发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95%以上。病因明确,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表现,称为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占不到5%。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可分为慢行性高血压和快行性恶性高血压。

绝大多数高血压(95% ~ 99%)属于缓慢进展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10年至数十年,初期症状少。约有一半的患者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血压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心悸、健忘、多梦、耳鸣、乏力。也有许多患者直到出现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引起的相应症状时才就医。

判断高血压疗效的标准包括血压疗效和证候疗效两个方面,根据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压疗效判定标准:(1)显著效果: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必须有1个项目。(2)有效:①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 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必须有1个项目。(3)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将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腰酸背痛、膝软等症状和体征按轻、中、重等级量化。(1)显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 70%。(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下降≥ 30%。(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下降不到3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名称,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记载。现代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现代医学讨论,认为高血压以头晕头痛为特征,故可归属于中医头晕头痛的范畴。历代对头晕头痛的认识如下:

(1)头晕

眩晕是头晕、眩晕的总称。头晕是指头晕或眼前发黑,视力模糊;头晕就是感觉自己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眩晕多为肝病,可由风、火、痰、虚等原因引起。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晕”、“眩晕”。《内经》对该证病因病机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①外邪致病,如《灵枢大足论》说:“故邪在项,因遇身虚,入脑则脑转。”

脑子一转,眼睛就急,眼睛一急就晕到转。“(2)因虚,如《灵竖亥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痛眩晕”;灵舒威气》说:“上虚则头晕”。③与肝有关。如《素问·论道理》中说“一切风眩归肝”。(4)与运气有关。例如,《苏文刘郑源集大论》云:“木之发滞...连耳鸣都头晕”。

汉代张仲景并未专治眩晕,仅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所描述。其病因,或邪袭太阳,杨琪郁而不能伸;或邪郁少阳,上燥空窍;或肠内有干粪,浊气上冲;或胃阳虚,清阳不升;或阳虚水泛,犯清阳;或阴津尽尽,阳死于上,痰阻于胃(心下),清阳不升等。,并开出相应的治疗处方。比如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眩晕;针刺大椎、舒菲、肝俞治疗少病眩晕;大承气汤用于治疗阳明腑虚眩晕;真武汤治疗阴阳两虚引起的眩晕;桂苓疏肝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为后世治疗眩晕奠定了基础。

隋唐宋医家基本继承了《内经》的观点。如隋方《病风之邪》说:“风眩者,因气血气虚,风邪入脑,而目为之所吸引。.....身体的每一个弱点都被风邪所伤,进入大脑,大脑就转为焦虑,眼睛焦虑,就变得眩晕。”唐的《外台秘笈》和宋的《圣迹通志》也是从风邪方面进行论证的。孙思邈的《钱进·方耀》首先提出了风、热、痰引起眩晕的论点。治疗方面,在仲景方药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各种方药加以充实。比如《外台秘笈》里有九个治头晕的方子,七个治头晕的方子。《生肌总录》中治疗眩晕的方剂有24个。

金元时期,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都有所发展。金城戊己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眩晕和昏迷进行了区分。刘金主张眩晕的病因病机应以原病型中的“火”为基础:“所谓气若连而致眩晕,则为金从风衰,木生火兴,风火皆属阳,多为兼;阳主宰运动,当两个运动互相击败时,它们就旋转。”张则从“痰”入手,提出了以呕吐为主的治疗方法。他在《儒林外史》中说:“夫头晕。要停止在床上喝酒,可以用杜生驱散。呕吐后,服辛凉药。凡头晕多年者,胸膈充血痰涎,气血颇固,止呕甚效。”李东垣《蓝室秘笈头痛》讲恶心呕吐,厌食,痰稠粘稠,黑眼珠旋转,眼睛睁不开,如在风云中...即脾胃气虚、痰浊引起的头晕。主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他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除非半夏;眼黑头晕,风虚内伤,非天麻不能除。”朱元丹溪主张“无痰则不眩”的理论,如《丹溪心法眩晕》中说:“头中眩晕,痰中气虚合火,主治痰,携益气药,降火药。无痰则不眩,痰因火而动;也有湿痰。”

明清时期对眩晕的论述日趋完善。眩晕的发病机理分析的相当详细,虽然各有侧重。如徐春福的《古今医制眩门》指出,虚分为气虚、血虚、阳虚,有风寒、暑湿之别,并着重指出“四气乘虚”、“七情郁痰生”、“肾家不能纳气而归元,淫淫过度”。“吐血或崩漏,肝不能摄气”是眩晕的常见原因。柳宗厚的《于纪伟易》、《李倩医学概论》等书进一步阐述了《内经》“上实下虚”所致眩晕的理论,认为“下虚为气血,上实为痰涎风火”。另一方面,张景岳强调由于缺乏头晕,他说:

“无虚不可眩”;“眩晕是一种证候,虚在其八十九位,而火与痰只有十分之一耳。”(景岳全术眩晕)陈修园将火加于风、痰、虚,从而将眩晕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此外,余明团提出的“瘀血眩晕”的论点也值得关注。他在《药真人真事卷四眩晕》中说:“有因呕血而眩晕的人,但胸中有死血。”我知道一些由倒下的仆人受伤引起的眩晕。

关于眩晕的治疗,这一期的很多书籍和著作都相当详细,都是基于前人经验的成果。比如医学的六要:眩晕、痰火、风痰、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血死、风热、风寒、血死。证治补也可分为痰湿、肝火、肾虚、血虚、脾虚、气滞、戒酒、阴虚、阳虚;摘要:程中岭不仅总结了肝火、痰湿、气虚、肾水不足、命门火衰等眩晕的治疗方法,还着重介绍了大剂量人参、附子、黄芪治疗眩晕的经验。华根据叶《眩晕医案临证指南》认为眩晕为“肝胆之风升于阳”,其证候与痰、火、中虚、下虚不同,治疗方法也包括治胃、治肝。如遇大火,先用羚羊、栀子、连翘、花粉、玄参、生地黄、牡丹皮、桑叶,清上焦络热,再治胆经。痰多者须理阳明,化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子、二陈汤;人参也用于中虚,茯苓也用于外饮;下半身的虚必须从肝论治,补肾养肝,滋阴潜阳,治镇也是如此。可以说是字正腔圆,不复杂。

总之,沿袭《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眩晕的辨证论治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并逐渐趋于条理化和系统化。解放后,对前人的经验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进一步发展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2)头痛

头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凡外感风寒湿热,或痰瘀阻滞者,经气上行;或者肝阳受扰,空虚;或者气虚阳虚不升;或者血虚脑亏荣誉等。,会引起头痛。剧烈头痛,持续性、阵发性,又称“头风”。

《内经》首次记载了头痛的症状。比如《苏文怪病论》说:“皇帝说:人有病,头疼好几年。以和平之名是什么病?”齐波说:当你患了重感冒,它到达骨髓,骨髓主要是大脑,引起头痛和牙痛,这种病叫做晕厥。《苏文五脏根篇》云:“头痛为上,下虚上实,足阴盛阳,甚至入肾”。

《灵枢经》云:“膀胱经,足太阳是也。动一动就恶心头疼,眼睛好像要掉了,脖子都要被拔了……”。《苏文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胃也生。”病因无非是外感因素,内伤两头,或者外感风寒,或者下半身虚上实,或者肠胃功能失调,导致经气上不去,跑不动,疼。《内经》的这些论述为头痛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均有头痛之证。认为三阳经都在顶上,厥阴经也会在顶上,这是基于邪客经过经脉,导致头痛。因其证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治太阳头痛,用辛温剂散寒;治“伤寒六七日不排便,头痛发热”,给予承气汤缓解;治疗厥阴病“干呕、吐痰、头痛”,用吴茱萸汤温散厥阴寒邪,以降浊阴。辨证用药充满了辨证论治的精神。隋方《痰瘀风虚头痛论》中说:“痰瘀是指痰在胸以上,重感冒使杨琪衰竭,使痰水不能聚,而上行,与风痰相结,冲向头部,使头痛更重,或持续数年。唐代孙思邈的《甘金方头面八风》列举了古代一些用于治疗头痛的有效方剂,如治疗头痛的“头风散”(附子、盐)外治法,对后世颇有启发。

金元时期,李东垣将头痛分为内伤性头痛和外感性头痛。在《内经》、《伤寒论》治疗头痛的基础上,增加了太阴头痛、少阴头痛。这种分经治头痛的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蓝室头痛门》云:“太阳头痛,阴风脉紧,主要是川芎、羌活、独活、麻黄;少阳经头痛,脉细,寒热,以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缓而坚,主要有升麻、葛根、石膏、白芷;农历头痛必有痰...苍术、半夏和天南星是主要成分。少阴经头痛,阴三阳经不熟,足寒转寒厥,脉沉细,以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顶疼痛,或吐冷沫,脉浮缓。以吴茱萸汤为主。”又有云:“血虚头痛,以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以黄芪为主;气血两虚的头痛,调中益气汤和精神一样有效。治痰头痛的药白术半夏天麻汤;空药膏是风湿热头痛的药;羌活附子汤也是治疗厥阴头痛的药物,对辨证用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朱丹溪的《丹溪心疗头痛》不仅沿袭了东原的学说,而且指出:“头痛主要是痰多,痛重者火多,有所吐者可除之”,这也是一种经验。

明代王肯堂对头痛的病因病机做了大量阐述。《治头痛以证为准》说:“头望如天,三阳六府清阳之气必全在此;三阴五藏之精的血也注射在这里。所以天气,六害之恶,人缘之变,五贼之逆,都是可以互相伤害的。或掩其清明,或阻其经脉,因其气薄,郁则脉满,满则痛。”张景岳《景岳全书·头痛》云:“凡头痛者,必先长察之,然后辨表里。掩盖一时之痛的一定是因为致病因素,久病不愈的一定是既有生命力。暂时说一下,有显邪者,此寒袭经络,宜疏散,忌清;若内有邪,若三阳之火炽盛于内,宜明辨,忌升散,亦是治邪之法。如果是久病,要么发展,要么恢复,如果表现为虚,则稍有发展;或以杨取胜,微热时发;或水下不足,取虚火;或阳虚胜于阳虚,阴寒胜于阴寒”,指出:“患一时之痛者,当注意邪气;病了很久的人要恢复元气,这样会加强轮廓;但也有患一时之痛虚者,有患长远之痛实者,因脉而证,应详加区分,不可捧。”李仲子《头痛需医》简明描述了此证的不同证候:“患风痛者,拔阴风;患热者烦恼,恶热;因为湿痛,头痛转阴;因为痰痛,人头晕目眩,想呕吐不休;患寒痛者,焦虑,恶寒,战栗;气虚疼痛者,恶劳,脉大;血虚疼痛者,擅惊悸,脉弱。”李仲子还阐明了头痛用风药的机理:“头痛有多种病因,但古代方剂中谁用风药?”在山顶上,只有风才能到达。味薄者,阴中之阳,从地升天者,实用之,即虚热也,伪引也。"

清代叶在治疗头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邹按“头为全阳之会,厥阴之肝脉必在顶。阴寒之邪不能上逆阳,浊邪可以得上述证。厥阴的风火可以引起疼痛。所以头痛的症状都是清阳不畅,火风乘虚而入所致。观察头痛的治疗,无非如此。若头痛为阳虚浊阻、气滞血瘀所致,则用虫蚁搜血络,促杨琪;若火风变化,夏风邪郁而头痛,可用鲜荷叶、苦丁茶、牡荆、栀子等。,刺激性粉末淡而清;若因阴虚阳亢引起头痛,则用仲景复脉汤、甘麦大枣汤及白芍、牡蛎,以解虚损,平阳熄风。因阳风厥脱而头痛者,以何首乌、柏子仁、菊花、平肝熄风、滋肾生津的赤芍为主。医学要随证而变,值得效仿。

综上所述,自《内经》以来,中医对头痛的治疗越来越丰富和完整。

需要注意的是,元明清时期,也有医家认识到某些眩晕与头痛、头风、肝风、中风等各种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朱丹溪所说“眩晕是中风的渐次发作”。俞疃的《药真人真事卷四眩晕》中说:“眩晕是中风的逐渐发作”。张景岳还说,“头晕有大小之分,总的头晕也是……”。至于中年,人们看到头晕眼花的仆人摔倒是常有的事。但是,运气突然停止的人,叫晕;倒了不醒的,就叫风中痰。华在《临床指南》对眩晕病案的注释中更明确地指出:“本证的本原是肝风;当合并肝风、中风、头气门时,参与。这些讨论与今天讨论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不谋而合。

基于对高血压相关表现如头晕、头痛等的认识,当代医家认为高血压多由以下因素引起:情志失衡,多虑抑郁,导致肝衰竭,肝气郁结,风阳浮上;或郁积日久,致肝阴受损,肝阳上亢,产生成本病;饮食不当,脂肪和甜食吃得太多,或钠吃得太多,或饮酒过量,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造成水液代谢异常,痰湿壅盛,是本病的病因;或肾精亏虚,房事过盛,肾精亏损,不能生髓,髓海空虚,或天癸衰竭,冲任失调,产生此病。

本病的发生多为缓慢,病程长,但少数患者可起病突然,血压明显升高,临床表现急性。病变位于肝、肾、心、脾,其中以肝、肾为主,病性为实质虚,肝肾阴虚为其本,肝阳上亢、痰瘀互结为其标。由于该病多因肝阳上亢,故以向上为主,亦可导致肝风内动,抽搐昏迷,病情凶险。本病病程一般较长,病机转化多为缓慢。刚开始多为实证,长期可损伤肝肾之阴,导致肝肾阴虚;再者,阴损阳,形成阴阳两虚之证;肝肾阴虚还可因水不含木而导致肝阳上亢,出现阴虚阳亢证,成本不足,物质过多。临床上有七种类型:①肝阳上亢:长期郁怒,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风阳上浮,或气滞化火,肝火扰扰而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胀、头痛等症状。②阴虚阳亢:由于久病、淫乱或年老,水不含木,木乏旺,肝阳失调排空,导致血压升高。(3)肾精不足:过度放纵消耗肾精,或老年肾精不足,使髓海空虚,血压升高。④阴阳两虚:多属疾病晚期,肾脏长期受疾病影响,出现肾阴肾阳两虚,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畏寒。⑤痰湿内涵:头晕、头重、胸闷、纳差等症状,多因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痰积聚所致。⑥冲任受损:部分女性可能在肾气日渐衰竭,冲任脉弱,血海渐枯,下肾虚,上火炎之时发病。⑦血瘀:脏腑虚损,气血不和,肝气郁结,脾虚湿阻,或肝肾阴虚,均可导致血瘀,气血不能上主,而头晕头痛。上述证候中,阴虚阳亢占的比例最大,约占疾病的50%。

二、辩证用药

本病的病理机制以肝阳上亢、肝肾不足为核心。第一种治疗方法是平肝阳。或潜阳泻火熄风,滋肾养肝,化痰活血,视病情而定。后期主要是调理肾脏的阴阳。其临床辨证论治方药大致如下:

(一)肝阳上亢

【辨证要点】头痛眼痛,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夜寐不安,或面红目赤,口苦,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细或数。

【治疗】平肝潜阳。

[处方]天麻钩藤饮:天麻15g、钩藤12g、生石决明30g、生栀子12g、黄芩20g、川牛膝20g、杜仲20g、桑寄生20g、夜交藤20g、茯苓15g、菊花12g。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会过盛;菊花清肝明目;牛膝能引血下行,与杜仲、桑寄生同补肝肾。夜交藤,茯苓,安神。* * *发挥平肝潜阳的功能。

(2)阴虚阳亢

【辨证要点】眩晕、头痛、沉重、失眠、手足发热、耳鸣、心悸、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或数。

【治疗】滋阴潜阳。

[处方]杞菊地黄丸、镇肝熄风汤:熟地黄24g、山茱萸15g、山药12g、茯苓18g、钩藤12g、枸杞15g、菊花15g、炙龟板20g、煅牡蛎20g。

方中钩藤、菊花、牡蛎平肝潜阳;熟地黄、山茱萸、桑寄生滋养肾阴,敛肝固精;茯苓、山药健脾补肾;龟甲枸杞滋阴养肝明目。

(3)肾精不足

【辨证要点】眩晕耳鸣,少睡多梦,腰酸腿软,或热头痛心烦,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弱。

【治疗】滋补肾精。

[处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4g、山茱萸18g、山药18g、牡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2g、杜仲。20g,龟板20g,枸杞15g。

方中地黄滋养肾阴,益精。山茱萸滋肾养肝,山药滋肾养脾,* * *成三阴而补之,补肾治本,也就是王冰所说的:“强水之主,在于制阳”然后用泽泻配熟地黄泻肾降浊;牡丹皮、山茱萸泻肝火;茯苓山药渗脾湿。这种配伍既能补泻又能补虚,既能补阴,又能防止滋补品停滞不前。然后是杜仲。、枸杞、龟板胶、牛膝,增强补肾填精、壮腰的力量。

(四)阴阳两虚

【辨证要点】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气短、畏寒肢冷、夜尿增多、舌淡或红、苔白、脉沉或细。

【治疗】滋阴助阳。

[处方]金匮肾气丸: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9g,制附子12g,肉桂9g,桑寄生15g。

方中以生地黄养肾阴,山茱萸、山药养肝脾,补肾阴;肉桂和附子用于温补肾阳,以补充阴和杨灿。可辅以健腰补肾的桑寄生、利水渗湿的泽泻茯苓、清肝泻火的牡丹皮,配以温补肾阳的药物,以补中下泻,使之不腻。

(五)痰湿内涵

【辨证要点】头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舌苔白腻、脉细滑。

【治疗】祛湿化痰,平肝为辅。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清半夏12g,生白术15g,天麻18g,茯苓15g,生姜6g,生甘草3g,大枣5枚,橙子10g。

方中半夏用于祛湿化痰,减少不良反应,止呕止呕,天麻用于祛痰熄风,止眩晕。二者合用是治疗风痰眩晕头痛的重要药物。白术与半夏、天麻配伍,具有祛湿化痰、止眩晕的功效。茯苓,配合白术,特别能治痰。橙色,理气化痰;生姜和大枣调和脾胃。甘草。与中焦调和,以调节药性。各种药物合用,使风熄痰,头晕自愈。

(6)任免减损

【辨证要点】这种类型多见于女性日子快过完的时候。症状包括头面部灼热、上火出汗、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咽喉干燥、脚冷膝软、浮肿、月经不调、脉细数。

【治疗】补肾泻火,调理冲任。

[处方]二仙汤:仙茅12g、淫羊藿12g、巴戟天10g、肉苁蓉15g、黄柏10g、知母9g、当归15g、白芍12g、益母草65438。

本方名为二仙,主要由仙茅、淫羊藿两味药组成,与巴戟天配伍温肾助阳,三味药温肾固元阳;黄柏、知母养肾阴,泻肝火;加入当归、白芍、益母草,养血调理冲任;牡蛎潜伏在阳光下。全方配伍补肾壮阳,滋阴泻火,起到补肾泻火,调理冲任的作用。

(7)血瘀

【辨证要点】持续头痛,不动,一侧麻木,心痛,胸痛,面唇发绀,舌质紫暗,脉细。

【治疗】活血化瘀,疏通血管。

[处方]血府逐瘀汤:赤芍、生地各65438±05g,桃仁、红花各65438±00g,柴胡、郁金、牛膝各65438±02g,益母草65438±08g,合欢皮20g,甘草6g。

处方中使用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益母草、牛膝,活血化瘀,使血液下行,血管通畅。柴胡,玉瑾疏肝解郁;合欢皮安神;甘草调和各种药物。诸药协同,使气血运行,诸证自愈。

第三,针灸治疗

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对早期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尤其是收缩压的降低,对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好处。针刺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可缓解临床症状,但疗效不巩固,必须根据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1)体针疗法

治疗原则:调理阴阳,平肝益肾。肝火亢盛者倾向于降阳亢盛,阴虚阳亢者以滋水补肾为主,痰湿过盛者以化痰祛湿为辅,阴阳两虚者宜阴阳双补。

穴位: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

辨证取穴:肝火过旺:间行过冲;阴虚阳亢:太溪、三阴交、神门;痰湿壅盛:丰盛,内关;阴阳两虚:气海、关元(艾灸)。

操作:每次选取3 ~ 5个穴位,每次留针20min,每天1次。除风池穴外,方中各穴均采用捻转结合提、插、泻治疗,间歇针刺,符合“迎、夺”法。风池针尖插入对侧眶内,使针感至顶,可立即缓解头痛、头晕的疼痛,可用于静力留针。阴虚阳亢者,宜补太溪穴、三阴交穴,失眠严重者,宜攻下神门。痰湿壅盛、胸闷胀满者,举、插、捻、转泻用在丰隆、内关。

风池是足少阳经和阳卫经的交汇处,太冲是足厥阴经的始穴。这两个穴位用于泻下潜阳,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和头痛患者。曲池、足三里属于手脚的阳明,阳明是气血的经络,泻能祛阳邪。排为肝经的荣穴,太阳在头面部的奇穴,可通过泻下或刺血来解除肝胆内热的郁结;内关、丰隆属手厥阴心包经、阳明胃经,以痰调和脾胃。太溪和神门分别是肾经和心经的原始穴位。这两个穴位能养阴、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虚性失眠。

(2)其他针刺方法

1.耳针选取肝、肾、心、耳尖、降压沟、神门、肝阳、额、枕等耳穴;每次选择2 ~ 3个穴位,采用中强刺激,留针20min,每日1次。按针埋,针可埋1 ~ 2天。

2.耳穴按豆子选取:高血压穴、降压穴、降压沟ⅰ、降压沟ⅱ。配穴为内分泌、神门、大肠、肺、太阳穴。根据高血压病的分期,选取1 ~ 2对主穴,将配穴与症状相加。操作方法:确定治疗穴位,局部消毒,将中药王不留行种子胶带贴在穴位上,加压。病人感到酸、麻木、浮肿、疼痛或发烧。每天按压3次。每次只贴一侧,3天后更换,双耳交替涂抹。

3.穴位分为三组:①足三里、内关;②三阴交、合谷;③曲池、太冲。这三组穴位可以交替使用。取一组穴位,注射5%或10%葡萄糖溶液,每次3 ~ 5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