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采药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

在古代,人们大多依靠偏方治病,大多数人都能知道很多草药。因此,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采集各种草药以备不时之需,从而形成了端午节采集草药的习俗。

采药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

夏记载:

这一天储存药物,以消除有毒气体。

四岁时《广集·杂药集》引《荆集》佚文:

五月初五,争杂药,包治百病。

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人们经常在中午过后用蟾酥给孩子洗澡,据说可以减少痤疮的发生。

在许多地区,有在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采集蟾蜍,将蟾蜍的唾沫刺死,制成中药蟾酥。

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当天将墨锭放入蛤蟆口中,挂起来晾干,就成了蛤蟆锭,敷在脓肿上即可消散。这种捉蟾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争兵”的传说。

五月捉蟾蜍的习俗在文献中很早就有了。《淮南子》写道:“以鼓为军,活到五月底”。“打鼓”是蛤蟆。也就是说,汉朝的人抓蟾蜍不是为了蟾蜍,而是为了“造兵”。蟾蜍为什么要做士兵?这和古人的信仰有关。

汉族人张衡曾在《陵县月宫》中解释这种蟾蜍的来历:

伊把长生不老药请到西王母那里,嫦娥偷药上了月亮...嫦娥于是为了癞蛤蟆把自己托付给了月亮。

因为癞蛤蟆被收录在嫦娥的传说中,所以也和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联系在一起。《抱朴子内篇》中介绍的五种丹药,称为“五指”,其中“月氏”为“蟾蜍万岁”。

方士传说中的五种神魔,颜色各异,可以长生不老。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五德是:

赤芝名叫丹芝,黄之名叫金枝,白质名叫于之,黑芝名叫玄芝,紫芝名叫牧之。

据说万岁蛤蟆的魔力来自头上的角,也就是月芝,比灵芝还厉害,是不死之药。不仅是“永生”,而且非常神奇:

癞蛤蟆万岁,头上有角,下巴上有“丹术”二字。五月初五中午取于阴凉处,用脚划地百日,即流水。如果敌人向自己开枪,他的弓箭就会反过来攻击他。

这就是《淮南子》中蛤蟆军的由来。江南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采药赶狼等传统。俗话说:

五月端午草,万物皆药。

端午节前都是草,来了都是药。

于是,一些乡亲在端午节上山采集了地椒、野茶、菊苣、蒲公英、斑蝥、大蓟等草药,为单方土法治病做准备。

在湖南中部,收集了九明光、天跑草、苦瓜叶、马齿苋、蒲公英、苦豆子、金银花等。集中在下午三点左右,以备夏季使用。前三种是洗药,可以防疮防痱子;后一类是吃药,可以止痢,消炎,清肺热。

从前,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经常有恶狼出没,孩子和家禽被狼抢走的灾难时有发生。传说每次端午节狼的儿子得天花,死亡率高,存活率低,狼很难大量繁殖。人们也利用了狼的危险。端午节的时候,把狼窝堵上,用烟熏来赶走狼,保证人畜安全。

木兰汤是端午节的养生习俗。身着汉服的妇女端着一盆艾蒿水,人们依次排队去见神父。牧师用菖蒲草沾盆中的水,轻轻擦拭参加者的手、额头和脖子,以示厄运。

中午用兰花汤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那时候的兰花不是今天的兰花,是菊科的飞机草,有香味,可以煎服沐浴。

《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岁时年谱》写道:“五月初五,谓之浴兰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

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在广东,用的是艾草、香蒲、凤仙花、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端午节采摘嫩叶和野菜叶,蒸熟后泡茶。在广东潮州,人们去山野郊区采集草药和煮凉茶,这也有利于健康。

旧时绍兴有锡的半城之称,锡箔工人数万人。端午节中午,箔厂老板会用五种黄酒招待工人,下午例行休息。锡纸师傅好喝酒,经常喝醉。主人照例泡浓茶让他们一醉方休,于是端午茶成了必不可少的“时令茶”,成了一种习惯。

虽然端午节的习俗看似原始,但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古人的民间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其朴素的卫生防疫意识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