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花开,神奇的不止是时间。

有一种植物,当它的花和果实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一定会让你惊喜,让你赞叹,让你豁然开朗。这种植物是豆蔻。

我第一次见到豆蔻是在一本语文课本上。老师对“豆蔻”没怎么说,却懵懵懂懂的认为这只是形容一个女生的词;后来才知道,豆蔻是一种植物,但它长什么样,没见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了美食,知道卤汁里有一种香料,豆蔻,还是那么香。后来去南方旅游,朋友认出了豆蔻本尊,一瞬间,我惊掉了下巴。令人惊讶的是,古人的审美趣味和想象力竟然如此生动。

“横横袅袅十三余年,豆蔻初二月。”春风沿扬州路十里,不如卷个珠帘。”杜牧的《送别》是为妓女张写的,他年轻时随宰相牛僧孺在扬州工作,后来离开扬州去了长安。他把十三四岁的张比作早春二月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三言两语勾勒出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形象,词美而言少,如流传千年的豆蔻花开。

不知道二月有烟花的扬州有没有豆蔻,但从此以后,世人都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年轻漂亮的姑娘。那么,豆蔻是一种什么植物呢?为什么会和青春联系在一起?

根据百度百科,豆蔻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于岭南。高张旭,形似香蕉,叶大披针形,4-6月开花,6-8月结果,花黄、粉、白、红杂色,秋季结果,果实扁圆形,种子似石榴籽,可入药,有香味。

豆蔻的株形很普通,但豆蔻的花很特别,可谓花中极品,极具观赏性。其花为总状花序,直立顶生,属于无限花序,即在直立的花轴上分布着许多叶柄,形成一系列美丽的花朵,如大花蕙兰、舒兰等,属于总状花序。

毛茛开花的时候,很奇妙。花蕾含苞待放,深红色微开,乍见有红、黄、粉、黑条纹的花冠,无数乳白色的花骨丛生,柔美晶莹,如玉般润泽,花顶有一抹胭脂红,娇艳欲滴,犹如打开了一个充满魔力的五彩世界,令人叹为观止,想象无限...

豆蔻黄夹杂着微红的树干,拇指大小的白色果实,形状像香蕉,种子像石榴籽,每个果实都像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样紧紧聚在一起,以示羞涩。

豆蔻还是经典的中药。《中国药典》、《本草笔记》、《本草经典释义》等医学著作都收录了豆蔻。辛、温、涩、无毒。可用于祛湿消肿、温补空气、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以及湿邪浊阻,湿温发作,胸闷饥,寒湿呕吐,胸痛,消化不良等。它也可以作为烹饪和食用的香料。

美丽的花朵自然会被诗人传唱,意味深长的诗篇自然会被演绎成各种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美丽的少女,名叫豆蔻。她是扬州富商王如龙精心培养的才女。她不仅漂亮,而且多才多艺。后来,她被许配给了朝鲜的权臣小沈阳。小沈阳喜欢豆蔻,视其为珍宝。为了回馈王如龙,小沈阳赞助其为两淮盐政,各取所需。

甘龙驾鹤西去,嘉庆负责,小沈阳得知消息后出事,自杀身亡。然而豆蔻居然“一缕青丝落玉楼”,令世人落泪。

清代高诗《红豆蔻花》云:“可怜红豆蔻,春晚也荣。结是同心的,因为名字是连在一起的。唯有泪留人间,芬芳无情。弹指一挥间就走了,你会讨厌生活的。”高是否唱过这个传说,不得而知。而这个传说,我宁愿相信只是后人编造的。

我要说的是豆蔻花本身。不看真的不知道,但是一看就忘不了。难怪古人把这样娇艳的美人比作清纯婉约的美少女。原来古人的审美观还是很高的。

最后要记住,豆蔻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孩,过了这个年纪就老了!到了15岁,一个女生就到了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