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有治疗神经退行性变的谱!
文/吴佩芬
神经退行性疾病也被称为“无声流行病”。据流行病学统计,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数将会增加,甚至可能取代癌症,造成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资源负担。人的神经变性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变性,如果是感觉神经变性,会感觉四肢末端麻木;运动神经退化,你会觉得四肢不灵活,想拿东西却拿不动,想动却动不了,步态蹒跚,活动缓慢。
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有的会出现认知功能、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包括不影响手脚运动功能的疾病,也会影响手脚运动功能的疾病。比如阿兹哈莫氏症(痴呆的一种)是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乙酰胆碱浓度降低引起的,不影响身体活动。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失智症患者家属走失的新闻。而帕金森病,这种很多名人都知道的疾病,是由于中脑黑质的神经元变性,多巴胺的量减少,导致休息时颤抖、僵硬、缓慢,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此外,亨廷顿舞蹈症、渐冻人、小脑萎缩等。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
如果不治疗,退化更严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摔倒或者车祸后,全身没有外伤。经过影像学检查,没有异常,只是感觉身体有一些异常,比如手不自主的颤抖。董氏中医小诊所主任董崇敏说,虽然细微的神经损伤可以通过现代肌电图、医学影像等检查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检查发现。早期神经退行性变的一些潜伏性病变可以通过检查确诊,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部分容易被患者忽视。
董崇敏指出,神经退行性变的轻微变化不一定会导致症状。即使有手指轻微抖动,情绪变化,偶尔摔倒等。,很容易被忽视,被忽略。结果就是变性越来越严重,症状越来越明显。当精准体检发现明显变化时,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
针灸可以缓解神经变性。
中医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是家属或患者最后的希望,没有办法。就痴呆症而言,未来五年内不可能有新药上市。董崇敏举了一个有西医背景的60岁男性小脑萎缩患者的例子。患者在50多岁时开始出现跌倒、受伤等症状。这位病人也是一名医生,他震惊地发现自己的身体与众不同。经过进一步检查,他发现了患有小脑萎缩症的遗传基因。
到目前为止,西医对小脑萎缩没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位医生患者到中医门诊就诊,却拒绝服用中药,只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董崇敏帮他在头皮上扎针扎了近两个月。以前不能用脚走直线的医生和患者,现在可以一步步用脚走直线了,平衡感也提高了。
中草药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治疗已被实验证明。
事实上,中草药已被初步证明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效。2011由中央研究院、台湾省立大学、国立中国医学研究所合作的一项中草药天麻提取物的研究,通过小鼠动物实验证明,它可以改善神经退行性变引起的运动不协调症状,未来可能用于治疗痴呆、小脑萎缩、亨廷顿舞蹈症等。
病逝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西苑医院的中国著名神经科专家尚尔寿和董崇敏,在15多年前,在他70多岁的时候,通过国台办工作人员的联系,到北京向他要好处。董崇敏说,向尚二寿寻求治疗的患者,大多是患有无法治愈的神经病变的患者,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肌无力等。,光是渐冻人就有100多例。在尚二寿去世前出版的《疑难病临床精要》一书中提到,大量使用天麻和钩藤治疗神经相关疾病的患者。
缓解神经退行性变的中药不多。
除了天麻,香港浸会大学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银杏叶、西洋参等中草药含有植物雌激素和抗氧化剂,对受损的脑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参与这项研究的教授们还指出,丹参可以减轻帕金森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变性程度。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目前大部分患者依靠左旋多巴等西药缓解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易怒、抑郁等不适症状。但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刚开始会感觉好一些,但过一段时间后,精神会变差,而且服用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运动的副作用越频繁,恶心、幻觉、嗜睡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
香港浸会大学的人体实验研究证实,钩藤能有效清除脑内引起帕金森病的异常蛋白质,减少服用西药产生的副作用。三年前,学校用加味六君子汤(包括钩藤、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等)对帕金森病的疗效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期24周的临床观察表明,加味六君子汤能明显减少西药引起的副作用(包括厌食、恶心、失眠、嗜睡、低血压等)。)并显著增强疾病。
董崇敏说,在中医古籍中,有50多种中草药被记载具有益智开窍、补脑安神、健脑益精、改善听力和视力的作用,有助于神经组织和神经细胞的修复,从而益智健脑。其中,少数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如何首乌、远志、石菖蒲、山药、巴戟天、木通、人参、茯苓、柏子仁、楮实子、天麻、钩藤等。古人已经广泛使用这种中药,并设计了许多方剂,如天王补心丸、孔笙丸、支钉丸和盛辉益智丸。其中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名曰“丸中孔子丸”,重在读书忘,强调长期服药使人聪明。而中医治病,强调病机和循证医学相结合,才是真正达到疗效的契机。
营养神经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