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谈单方应用-白芥子20170415

黄的《单方应用全集》是单方的,这让名医们很生气。

原基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子的种子。

不同的名字叫拉莱兹。

性味辛温。

经络入肺胃。

功能:主要用于益气化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痛、恶心呕吐、中风不语、四肢麻木不仁、脚气、外阴坏疽、中毒性肿毒、跌打损伤等。

临床应用

1.咳嗽和哮喘

(1)杨某某,女,3个月。1986 65438+2月22日。咳嗽10天以上,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口唇发绀,眼球突出,躁动,喘息声剧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白芥子敷背1次,症状缓解。外用2次症状减轻一半以上;三次后,她康复了,喘息声也消失了。它还没有被发送。

治疗方法:取白芥子100g研末,分3次使用。可以加入90克白面粉,加水搅拌,做蛋糕。蛋糕的大小取决于背面面积。每天晚上睡觉前涂回去,早上去掉。一般可以用2-3次。黑龙江中医药;黑龙江中医药;(1):29.〕

(2)刘某某,男,3岁。1986 65438+2月22日。病人咳嗽有黄色痰。发烧往往在38℃左右。三个月前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经过治疗,我好转了。这两个月,我感冒后症状又出现了。我接受了感染控制和对症治疗。虽然好转了,但还是咳嗽咳痰,就来看医生了。作者将白芥子用于其他目的。当晚咳嗽减轻,咳痰量减少。第二天晚上反复应用该方法后,病情明显缓解,告知再次应用1次,咳嗽咳痰消失,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治疗方法:取中药白芥子100g(未炒),分成3份,每份用适量白酒捣碎,用单层纱布包裹后贴于舒菲穴(第三胸椎棘突下1.5寸),用敷料覆盖,再用绷带固定。每晚睡觉时涂抹1次,每次涂抹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一般以1-1.5小时为好,避免局部皮肤起泡。连续服药3天,即止咳化痰。【傅作碧。中国乡村医生。1989;(3):36.〕

2.面瘫

冉某某,女,56岁,农民。1986年4月26日。右侧周围性面瘫持续3个月,针刺加外用鳝鱼血后效果不佳。检查:右额纹、鼻唇沟消失,右眼无法闭合,面部肌肉松弛,脸颊无法隆起,嘴角噘起,唾液流出,舌略红,苔薄黄,脉微浮,属风中经络,血液循环受阻,脉络瘀阻。外用白芥子两次后,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痊愈。

治疗方法:生白芥子50克,细磨,米酒50毫升,调成糊状,取患侧柏杨、臧棣、布车、四白穴,将药膏铺在纱布上敷于穴位,用胶布固定,4-6小时后取下,3天内防止患侧受凉,7天后第二次敷用。可能会出现局部水泡,这是由药物刺激引起的。泡罩中的液体可以通过无菌注射器抽出,并自行脱落。冀风云,等。河北中医杂志。5438+0991;13(5):22.〕

3.关节囊肿

张某某,女,60岁。三年前右膝盖长了个瘤,半年来长的很快,现在已经成了下蹲的障碍。检查:患者右膝髌骨上皮皮肤颜色正常,有一7×7 cm肿瘤。顶部拿起来的时候碰到囊肿内壁,底部不能动,没有压痛,有波动。穿刺吸出淡黄色粘液,下肢弯曲。治疗方法:将皮肤用温开水洗净晾干后,在囊肿处涂芥子软膏(不要涂在健康皮肤上,以免起水泡)。约12小时后,局部出现水疱,将药膏取出,用纱布覆盖。11天后,痂完全脱落,肿瘤消失。3个月没有复发,功能正常。

治疗方法:将白葱、鲜姜洗净,捣成泥,用纱布包好压出汁液,再将白芥子磨成细粉(越细越好)与葱姜汁调成药膏(略软),敷在囊肿上。出现局部水疱后,轻轻将药膏取出(不要使水疱破裂),用无菌纱布包裹,直至囊肿上的皮肤角质化,然后按照说明操作。【王英熙。中级医学杂志。1959;(9):46.〕

4.颈部淋巴结核

王某某,女,21岁。1956年3月,颈部淋巴结开始肿大,肿胀,疼痛。在医院确诊为颈淋巴结结核,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每天肌肉注射链霉素0.5 g,口服异烟肼。治疗3个多月不收敛,时好时坏,每年春天都复发。然后转到我院治疗。用白芥子治疗***18天,用药6次治愈。至今3年无复发。

处理方法:将白芥子、葱白捣成糊状敷在无菌纱布上,然后用胶带固定,4-5小时后取下涂好的纱布。隔天敷1次。

注意:敷用后患者感到灼痛,有时难以忍受,可劝其忍耐。若患处流出黄水,可将白芥子、柏叶捣碎,第二次涂抹,效果不受影响。白芥子或洋葱比较新鲜,比较好,所以现做。【文士英。中级医学杂志。195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