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有哪些适合种植的药材?
本市中药材发展现状
洛阳的中药材有杜仲、山茱萸、天麻、柴胡、二花、丹参、盾叶薯蓣。
汝阳县是杜仲种植大县,面积1.02万亩,王平乡成为中原第一杜仲乡。
嵩县的“松湖”驰名中外,是柴胡的上品。
栾川县的药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千个品种(包括野生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种植药材经济效益可观。
被调查的60户药材种植户中,家庭人口262人,其中劳动力148人,每户种植药材8.4亩,非耕地上至少种植药材5.02亩。平均每户药材产量(干重)364kg,平均每户药材销售收入6308元,平均每亩药材收入1.257元。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一年阿木种两茬作物,年收入约500公斤,约为种粮收入的2.5倍。
从品种上看,
桔梗平均每亩收入1700元,是种粮收入的3倍多;
有12户种植柴胡,平均每亩收入309.5元,低于种粮收入;
两户种植二花,面积52亩,收入16.6万元,户均收入8.3万元,平均每亩收入3192元,是种粮收入的6.4倍;
6户种植山茱萸,面积60.3亩,收入16040元,户均收入2673元。山茱萸全部种植在非耕地上,不影响药农在耕地上种植其他作物。
根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栾川、嵩县、汝阳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元、1736元、1897元,被调查的60名药农收入远高于同县农民。
收入最高的是种二花的药农,最差的是种柴胡的药农。
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对60名药农的调查,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种植中药材的启动资金较大,如种植天麻、种植高良姜,每亩分别需要投入6000元以上和2000元。
而山区县财力薄弱,扶贫资金对中药材产业化投入少,农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手续复杂,百姓贷款难。
技术人员缺乏,种植经验不足。
中药材种植缺乏技术熟练的人和专业的技术团队,药农像管理粮食作物一样管理中药材,科学管理少。
对于大多数种植者来说,都是第一次种植中药材,经验的缺乏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中药材种植普遍存在过粗现象,认为越粗越好,没有及时间苗,导致柴胡、桔梗产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施肥的时候,根据食物的种类来施肥,要花很多钱,但是效果并不好。
部分药农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及时收割柴胡种子,导致连日阴雨后损失巨大。
一些种植户不了解二花的分级干燥技术,极大地影响了二花的产量和收购水平,降低了他们的收入。
受限于自然条件,望天是最有收获的。
秋天雨水多,受影响最大的是柴胡。新栽的柴胡苗大多被雨水泡死。去年种的柴胡大部分烂在地里,柴胡种子都湿透在地里。柴胡茎雨后发黑,是柴胡种植户收入低的主要原因。
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
农民种植中药材往往像以前一样贵,对市场行情缺乏必要的了解,而职能部门对中药材信息的回收、整理、发布不够及时,以至于药农不知道种什么,甚至不知道种什么。
比如嵩县的柴胡开发就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发展。柴胡种植面积比较大,全县种植了3.8万亩。然而,今年柴胡销售困难。政府宣传每公斤柴胡可以卖到20元。实际上每公斤只能卖到12元左右,差价近一倍。也有说柴胡满身都是宝,就是没人要。柴胡茎
销售渠道不畅。
栾川县妙子县河村药农收获的柴胡种子,村委会联系,但销售金额无法兑现,导致药农收入无法及时兑现。
在该县何裕乡前村种植桔梗时,政府与外国药商签订了收购合同。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种植经验,收获的桔梗达不到合同要求,最后药商拒绝按合同收购,使药农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只有洛阳中药厂、军山制药厂等少数企业拥有先进设备。与省内其他大型药厂相比,规模太小,购买力有限。其他从事中药材初加工和收购点的小企业规模小、设备差,客观上制约了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
然后是农户与龙头企业、公司、中介组织的松散关系,尚未形成规范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销售渠道方面,缺乏自己的规模化运输和销售队伍,销售和采购过于依赖外地客商,往往出现销售紧张时抢,高产时无人问津的现象,导致药农高产却无收成。
这是十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