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栽培中的注意事项
1,土壤
土壤的选择和改良是芦笋产量和质量的基础。然后,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芦笋的生长习性,然后选择土壤通透性强、肥力充足、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当然,这种土壤最好富含腐殖质,有利于芦笋的生长。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整地时加入一些腐叶土,搅拌后种植。
2.温度
芦笋对种植区域的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适合芦笋发芽的温度约为16至18度,但适合芦笋生长的温度约为10至15度。种植芦笋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五摄氏度,否则芦笋植株会冻伤,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夏天降温,通常是通过浇水。在冬天,需要采取保温措施。一般田地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也可以建大棚。
3.湿度
芦笋喜光半湿的特性,也就是说保持土壤水分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芦笋块茎的药用价值芦笋的利用价值最大,其块茎为肉质根。如果土壤湿度过高,根部会腐烂,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但如果湿度不够,芦笋块茎就长不了多少,容易干黄。所以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在45%到50%左右。
4.营养素
天门对养分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芦笋生长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施肥,不要单方面施氮肥,这样会导致植株生长过快。在芦笋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一般需要半个月追肥一次,一般是通过浇水,主要是稀释氮肥和钾肥的浓度,堆成液肥追肥。中后期以钾肥和磷肥促进块茎生长为主,同时要施硼肥。
5.密度
很多人关心芦笋的种植密度。很多人纯粹在地里种芦笋,但也有一些植物在间作芦笋。一般纯芦笋的种植密度为行间30厘米左右,株间20厘米左右。间作时,行距一般在50厘米左右,株距在25厘米左右,以便在50厘米的间隔中间种植其他作物,提高经济效益。
芦笋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药材种植项目,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校易搜提出的这些问题。同时也有一些不常见的问题,大家要注意。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校易搜。
一些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