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永林《白芙蓉》的疑问?

如果我回答是,可能就没有依据了,我就抄点资料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芙蓉“日花子”

晓开暮落《大纲》

疟疾种子花“群芳普”

木槿属中药植物区系

中药芙蓉花解读

《纲要》说:“此花花开花落黄昏,故名。说你嫉妒只是一时之义。”

《群芳谱》上说:“小孩子要避免恶作剧,使他们染上疟疾,俗名疟子花。”

中药木槿的原基

它是锦葵科木槿的花。

传统中药木槿属植物

木槿参见“木槿皮”。

中药芙蓉花收藏

在夏天和秋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采摘盛开的花朵并晾干。

中药芙蓉花

木槿科学

丁香产品多为缩成一团或不规则状,整个被毛,长2-4cm,宽1-2cm;花萼钟状顶端5裂,裂片三角形。萼筒下常有6-7个花梗和苞片,花萼、苞片和花梗表面有细毛和星状毛。花瓣5或重瓣,黄白色或黄褐色,有许多雄蕊,连成一个花丝筒;柱头5分叉,突出于花丝筒;又轻又脆。气息微香,味道清淡。

中药木槿的化学成分

花含有类胡萝卜素色素,如菊黄素、antheraxanthin、隐黄素和叶黄素-5,6-环氧化物。花瓣含有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配基-3-O-葡萄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其他糖苷。芽中含有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黄体素)、木槿-粘液素(SF)、隐黄素、菊花素、叶黄素等。

中药芙蓉花的加工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分。

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干燥容器中,防止虫蛀。

中药木槿的药性

甜,苦,凉。归脾、肺、肝经。体微香,可散可收。

1.日华子:“凉,无毒。”

2.《滇南本草》:“味微苦,平,微寒。”

3.《纲要》:“甘、平、滑、无毒。”

4.《本草续志》:“入脾肺。”

5.《本草纲目》:“始于太阴、厥阴经。”

中药木槿的功效与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肠风泄泻,赤白痢,痔出血,白带增多,热淋水肿,痈肿疔疮。

1.《日华子》:“治肠风泻赤白痢。炒为汤,代茶而食,治风。”

2.《滇南本草》:“治女白浊,男遗精。”

3.《纲要》:“消疮肿,利小便,消湿热。”

4.《本草颜回》:“善治赤白痢,燥郁,坠惑,煨汁生白酒必止。”

5.《医林·药性纲要》:“清肺宁心,祛湿清热。白花飘入肺中,适用于肺热咳嗽吐血者。并治肺脓肿,以补弱渗。”

6.青岛中草药手册:“凉血清热。红花可治肠风下血,白花可治白带痢疾。”

7.福建药理:“治咳血、咳嗽、黄疸、急淋、肾炎、顽癣、疔疮、带状疱疹。”

中药木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10g(鲜30-60g);研磨粉,3-6g。

外用:取适量,研末敷用,或捣实鲜品。

中药芙蓉花的辅助配方

1.治风痰。晒干并烘烤芙蓉花。每次取一两勺,用空心的方式熬汤,特别是有白花的。(《简编》中引用的“简单单方面”)

2.治咯血。鲜芙蓉花30g,冰糖15g。用水煎服。(《福建药理学》)

3.治吐血,出血,痢疾。芙蓉9-13。加入开水和冰糖炖半小时,饭前服用,每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4.治疗腹泻和呕吐。芙蓉花有花梗,阴干。先煎两条面包,最后蘸着吃。(《纪集贤方》)

5.治疗细菌性痢疾。鲜芙蓉花、鲜车前草各30克,鲜马齿苋60克。用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6.治疗痔疮出血。

①木槿、槐花炭各15g,地榆炭9g。用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②芙蓉花15g,水煎。(河北中草药)

7.治白带。

(1)芙蓉花6g(作为末),放入人奶中半分钟,将花粉拌入奶中,蒸在米饭上,即可食用。(滇南本草)

②湿热白带:芙蓉花30g,瘦猪肉120g。水煮,吃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8.治赤白带下,崩漏出血。干芙蓉花10-30g。水煎,或蒸精肉。(新版常用中草药手册)

9.治愈疮疖。鲜芙蓉花,捣碎外敷,晒干,更换。(安徽中草药)

10.治夏疖肿毒。芙蓉花在阴凉处晒干。敷疮,疮自愈。(《仙念姬》芙蓉膏)

11.治疗恶心。千叶芙蓉花,阴干为终。送三五口老米汤,不要转,再调米饮。(《口袋方》金·)

12.拿盛开又重聚的芙蓉花,烤到底。每花一块钱,吃完躺着,猪皮汤调。(《儿童健康通用微讨论公式》)

木槿临床报告

将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木槿花洗净、干燥、研磨成细粉。每次口服2g,每2小时1次,儿童酌情减量,疗程为3-5天1。治疗300例,症状控制率为96.3%。一般服药后体温下降较快,2-3天内容易好转。

参考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信息,1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