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艾灸是用燃烧过的艾条在人体穴位上挂灸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气血的活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的功效、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最适合女性养生,因为在中医文化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往往会出现寒证,以及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症状,如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胃痛等,都是由寒冷引起的亚健康问题。但是,艾草是纯阳植物。点燃艾草,艾灸人体特定部位,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方法。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中医认为,只有气血通畅,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得以维持。有血吗?天气暖和的时候,就可以了。冷的时候会凝结。艾灸疗法的特点是能使高温彻底穿透身体的肌肉骨骼经络,使寒冷的气血变暖,流动更加自如。

2.驱寒祛湿,消淤化滞。

艾火的纯阳热和药物能迅速打开气结,消散瘀血。阳气入体,可清湿浊气,散寒归阳。推荐阅读:艾灸在中医中的作用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3、温补益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一直被医生认为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比较健康的人可以提高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有很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作用。

4.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疗效显著。其次,艾灸有奇特的保健功能。

5.艾灸为身体补阳,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艾灸有补虚泻实的作用。对于阴虚热盛的人,要从泻下入手,养阴再调整阴阳平衡。

6.艾叶能行气活血,温中散寒,祛湿解郁,生肌安胎,益阴益气,温子宫,杀蛔虫,艾灸百病,通气血十二经脉,归绝元阳。内服用于治疗宫寒不孕、经期腹痛、崩漏带下。外用可艾灸治百病,强元阳,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二、艾灸注意事项

1,专心耐心:施灸时注意注意力集中,施灸时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伤害皮肤,浪费时间。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达不到预期效果。

2.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要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确定位置和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服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容易燃烧。所以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尤其是用艾条灸时,要防止艾条翻滚脱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利熄灭。

4、注意保暖防暑:因为艾灸要暴露一些体表部位,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还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打开换气扇,及时交换新鲜空气。

5、防止感染:化脓灸或艾灸不当,局部烧伤可能生疮,造成艾灸生疮,切不可破疮,如果感染已破,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若穴位多而散,应按先背、胸腹、头背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推荐阅读:中医艾灸有什么好处?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使用小艾条,或灸时间较短,力度较小。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防晕灸:虽然晕灸很少见,但一旦晕灸就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晕倒。晕灸发生后,立即停止灸,平卧静卧,足三里加灸,温和灸约10分钟。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不敏感者或儿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感知艾灸部位的温度,既不会灼伤皮肤,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