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是什么,它的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请详细介绍一下!!
别名:大麦蘖、小麦蘖、大麦毛、大麦芽。
药用部位和产地:发芽大麦颖果。把大麦泡在水里,甩出来放在篮子里,盖上蒲包,勤洒水。待芽长到3 ~ 5毫米时,取出晒干,以备药用。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成分:麦芽中含有淀粉酶、转化酶、维生素B、脂肪、磷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
药理学:1。有助于消化麦芽有助于消化,因为它含有消化酶和维生素b,人体实验表明,它能轻微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2.降血糖作用:口服麦芽提取物可降低家兔和正常人的血糖。用麦芽制剂治疗糖尿病3例,效果良好。
3.其他作用:谷氨酸属于拟交感神经胺,药理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素相似,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扩张支气管,抑制肠蠕动。
4.毒副作用大麦作为饲料酿造时,常引起牲畜中毒。有些中毒是由麦芽根中的有毒成分麦芽毒素引起的。
传统应用:性味入经:味甘,微温,人体脾、胃经。功能:消食,下气,腹胀。主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差,吐泻,乳胀。
[临床新用途]
1.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取低温发芽的大麦嫩根,晒干,研成糖浆口服,每次lOml,一日三次,饭后服用。另适当添加酵母或复合维生素B片剂。一般3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后服用1个疗程,直至有效。治疗161例,有效108例,无效53例,有效率67.1%。其中急性肝炎56例,有效48例,慢性肝炎105例,有效60例。服药后肝区疼痛、厌食、乏力、体温过低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消除厌食。有效病例的肝肿大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转氨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口干、口苦、烦躁、腹泻等副作用。
2.慢性胃炎的治疗采用泻木安土方治疗40例。方法:麦芽20克,肉桂4克,白芍10克,川楝子(炒)10克,
吴茱萸(炒)3g,甘草5g。每日1剂量,分两次煎至300m1分钟。加减:脾胃虚寒者加黄芪、党参;阴虚湿热加扁豆、黄芩;气滞血瘀者加郁金、莪术。连续服用2个月;继续每5天服用15剂,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3.健脾增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200例。方法:麦芽、米芽30g,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5g,神曲、山楂、大枣15g,砂仁9g,鸡内金6g,甘草1剂。一天3次,30天,1粒。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00名患病儿童食欲好转,体重和血红蛋白增加,治愈率为100%。
4.乳房胀痛的治疗此病为断奶时乳房停滞所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乳房炎症。方法麦芽60g水煎3次,2剂奶后可碎,再麦芽60g水煎3次,2剂后乳房疼痛停止。
5.急性胃炎的治疗此病特指食物引起的胃部胀痛。想吐就吐不出来。方法:麦芽15g,神曲、山楂各10g,内金6g。欲呕者,加生姜、厚朴l0g;口渴者加石斛l0g。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服用6剂后,胃炎就会消失。
6.自拟消食导滞散治疗小儿腹泻32例。方法:麦芽、山楂、鸡内金、神曲、白术、茯苓、陈皮各65438±00g,甘草6g。若有发热、便溏、口渴者,加黄扁、黄芩清热解毒;呕吐、低热者,可加藿香、生姜、砂仁,以解表和胃脘;小便短者加滑石、木通,清热利湿;泻下清谷者加炮制生姜,贴片暖胃止泻;慢性腹泻者,加乌梅、诃子敛肺涩肠。水煎服,每日1剂,6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75%。
7.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6例。方法:炒麦芽、茯苓、黄芪各30克,葛根40克,肉苁蓉、三七各10克,女贞子12克,枸杞子、旱莲草各15克,三七(碎)、红花各6克。高血压患者,钩藤和决明子15g;被添加;山楂30g适用于高血脂患者;蒲黄25g,15g;给出血的病人加了丹参。慢性患者加薏苡仁30g。加水4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汁200毫升。第二次煎药加水300ml,取汁150ml。两种汤剂混合分三次服用,每日1剂。结果;16例20眼显效,10例有效,18眼全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