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医

辛亥革命后,西方文化和西医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对中国社会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阻碍了中医的发展。但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本草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展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民国时期药房的特点如下:

①随着中医院校的建立,出现了一批满足教学和临床应用需要的中医讲义。这些中医讲义极大地丰富了对每种药物的功能和适应症的讨论。

大型药学辞书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的一件大事。其中,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是近代第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典。

③本草的现代研究已经起步,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在确定中药品种和调查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制药工作者致力于中药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