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苦荞酒散文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其学名为荞麦鞑靼,别名很多,如荞麦、荞麦叶七、野兰荞麦、万年荞麦、Bobwheat、黑小麦、花荞麦等。《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味苦,性平寒,能健胃、益气、养神、益耳目、炼五脏;《千金方耀》、《中医大辞典》及相关文献称,具有安神、活血、降气通便、清热消肿、祛风止痛、散结、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因其味苦,一般不制成食品供人食用,除非在困难时期。由于主要产于高寒山区,产量很低,通常不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刻意管理。苦荞麦作为酿酒原料历史悠久。仅在陇南,边强人就将其作为酿造赛共酒的原料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保健食品和饮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有粮食作物中含糖量最低的苦荞,其价值突飞猛进,备受消费者青睐。于是就有了苦荞面馍馍、苦荞茶、苦荞酒等食品饮料,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陇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孕育了各种丰富而稀有的产品,而苦荞麦就是散落在陇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苦荞,一种小杂粮,大量生长在陇南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植物。因其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被誉为“五谷之王”,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凉血、滋补肝肾、提神明目等多种药用功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人们把食用苦荞系列产品作为降血压、血脂、血糖的首选保健食品。更重要的是,根据轻食(2001)食字第号检测报告。CQWT01经国家轻工业局食品路检测站检测,苦荞含有硒、钙、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医学界称为抗癌之王。因此,它的声誉直线上升,价值直线上升。

陇南苦荞酒,注册商标为“乔杉”,是以苦荞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科技专利技术,结合传统工艺,以“药食同源”理论为基础,利用天然泉水酿造而成。2004年获得苦荞酒发明专利,2008年获得陇南市名牌产品和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成果“侯季奖”。同时。大曲和包装也获得了国家专利。2009年被授予陇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振兴乡村”先进单位称号,“乔杉”商标被授予“甘肃省著名商标”、荞麦酒国家发明专利、荞麦酒专用曲发明专利。

近年来,陇南成立了陇南苦荞专业技术协会,还成立了陇南苦荞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秉承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农民加入合作社,让成员协助动员村民种植、收购苦荞。发展协会会员5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1.6万余户,发展苦荞基地1.3万亩。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从种植、加工、科研等各个环节形成了适应苦荞生产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营销体系,通过协会的桥梁作用将公司和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 * *风险* * *收益的稳定* * *体,提高了苦荞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调动了苦荞产区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苦荞基地的发展为苦荞酒产业提供了原料,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动陇南高半山区和林缘浅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路子。

苦荞系列产品的R&D和生产,特别是专利产品苦荞酒,填补了国内白酒行业的一大空白。广大消费者评价陇南苦荞酒“酒质优良,成分独特,前景看好”;通过对苦荞的精深加工,可生产苦荞精粉、苦荞茶、苦荞粉丝、苦荞醋等系列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国内外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甚至有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陇南苦荞酒一定会走出陇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陇南山区的苦荞,亩产只有100斤,是水稻、高粱、小麦的1/10。但这里的苦荞只在深秋或初冬播种收割,避开了病虫害高峰期,所以不需要喷洒农药,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所以对身体有益无害。水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陇南浇灌苦荞的水源大多是山泉水,清甜可口,没有任何污染。

陇南苦荞酒是以苦荞为主要原料,配以小米等优质杂粮发酵而成。富含葡萄糖、多种氨基酸、有机酸、多糖等成分,同时添加芦丁、槲皮素、D-手性肌醇等生理功能因子。它具有抗氧化、调节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其原料和设备有:苦荞麦、黄米、酿造用高活性干酵母、生香活性干酵母、化学酶。滚筒挤出机、水浴罐、带式压滤机、旋转蒸发器、浓缩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

工艺流程如下:苦荞麦-淘洗叶浸泡-粉碎-蒸煮-铺黄米-筛选-淘洗、浸泡-洗涤、沥干-蒸煮-淋水-混合(糖化酶、黄酒活性干酵母、生香活性干酵母)-入罐-糖化发酵。

为了避免叙述枯燥,作者就讲一个小插曲。

陇南市武都区有一家著名的苦荞酒厂。它的名字叫“沈康”,大概意思是“健康之神”。老板姓孙,是女同性恋。因其行动果断,作风泼辣,人称“孙二娘”。笔者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不妨把沈康苦荞酒的商标换成孙二娘苦荞酒。孙二娘是全国有名的,比沈康牛多了!”但他独自收养了她。

去邻省的一家苦荞酒厂参观时,发现作坊里堆放的荞麦皮是黑色的,就跟老板说这不是苦荞,是甜荞麦。因为我曾经在农村插队锻炼过,所以我知道苦荞和甜荞的区别。苦荞的皮是灰色的,甜荞的皮是黑色的,颗粒比甜荞略小。说明苦荞原料还是供不应求,用甜荞代替已经很不错了。恐怕连荞麦这种粮食作物都没有,更是名不副实!由此,笔者认为,苦荞的产品充斥着超市,原料是如此的匮乏。正版的东西恐怕不多。

陇南苦荞酒因为有正宗的原料供应,在市场上很有名气。不自觉或被动作弊是一个特色商品品牌的底线。至于怎么做大做强,是综合的。我不是生意人,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