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头孢吡肟的用法用量

本品可用于静脉滴注或深层肌肉注射。

16岁以上的成人和儿童或体重超过40公斤的儿童可根据病情每次服用1-2克。

每12小时静脉滴注一次,共7-10天;轻中度尿路感染,每次0.5-1g,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疗程7-10天;严重尿路感染,每次2克,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0天;对于严重感染和危及生命的,可每8小时静脉滴注2克;对于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经验性治疗,每次2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持续7-10天或直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缓解。如果发热缓解,但中性粒细胞仍处于异常低水平,就需要重新评估是否有必要继续使用抗生素。

2个月至12岁的儿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成人(即每次2克)。对于体重超过40公斤的儿童,可使用成人剂量。一般每12小时可静脉注射每公斤体重40 mg,疗程为7-14天;对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可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验性治疗的常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每12小时一次(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治疗为每8小时一次),疗程与成人相同。

2个月以下的孩子治疗经验有限。可以使用每公斤体重50毫克的剂量。但2个月以上儿童的数据显示,每8或12小时一次每公斤30 mg,对于1 ~ 2个月的儿童是足够的。对2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本产品时应小心。

儿童深度肌内注射经验有限。

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本品剂量。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肌酐清除率低于(含)60ml/min,应调整本品的剂量,以弥补这类患者肾清除率慢的情况。这些患者使用的头孢吡肟初始剂量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同,维持剂量和给药间隔如下:

与常规方案相比,成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维持方案

肌酐清除率

建议采用(毫升/分钟)维持方案。

> 60,正常给药方案中每次0.5g,

每12小时,

每次1克,每隔12小时每次2克,

每12小时2克,

每8小时一次。

每次30-60±0.5g,

1g每24小时一次,

每24小时2克,

每24小时2克,

每12小时。

11-29每次0.5g,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5克,

1g每24小时一次,

每24小时2克,

每24小时一次

< 11每次0.25g,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25克,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5克,

1g每24小时一次,

每24小时一次

血液透析-每次0.5g,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时一次,每次0.5克,

每24小时一次

血液透析患者可在治疗第一天给予1g的负荷量,之后每天0.5g。透析当天,应在透析后使用头孢吡肟。每天给药时间尽可能相同。

在接受头孢吡肟治疗的同时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约68%的药物可以在透析开始后3小时内清除。血液透析患者的剂量见上表。接受连续腹膜透析的患者应每48小时服用一次常规剂量。

没有关于肾功能不全儿童使用头孢吡肟的信息。然而,由于头孢吡肟在成人和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相似,头孢吡肟在肾功能不全的儿童中的用法与成人相似。

静脉给药:因病情严重或危及生命,应首选静脉给药。

静脉滴注时,1-2g本品可溶于50-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乳酸革兰氏阳性和5%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注射液中。大约30分钟后,点滴完成。

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时,取本品0.5g加1.5ml注射液,或1g加3.0ml溶解后,注入深部肌群(如臂肌或股四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