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草药秦艽的生长环境和形态以及谁有?
别名麻花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秦艽。
本品来源为秦艽的干燥根。麻花秦艽。粗茎龙胆。或小秦艽。龙胆科的。前三种根据性状不同分别称为“秦艽”和“麻花秦艽”,后者称为“秦艽”。春秋两季开挖,清除泥沙;秦艽、麻花秦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红黄色或灰黄色,摊开晾干,或不“发汗”直接晾干;小秦艽在鲜干的时候把黑皮蹭掉了。
性状:秦艽:圆柱形,上粗下细,弯曲,长10 ~ 30cm,直径1 ~ 3cm。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向皱纹,顶端有残留的茎基部和纤维状叶鞘。硬而脆,易断,切面微油,皮黄或棕黄,木黄。气专一,苦,微涩。
麻花秦艽:呈锥状,由数个小根膨大而成,直径可达7cm。表面呈褐色,粗糙,有裂纹和网状孔洞。质脆易断,切面多已腐朽。
小秦艽:圆锥形或圆柱形,长8 ~ 15厘米,直径0。2 ~ 1厘米.表面呈棕黄色。通常有1条主根,其余茎基部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黄色和白色部分
加工去杂,洗净,充分湿润,切成厚片,晒干。
性味辛、苦、平。
归经属于胃、肝、胆经。
功能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清湿热、止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肌腱挛缩、关节痛、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3 ~ 9g。
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备注:(1)本品湿而不燥,寒湿、湿热、痹证皆可用。配伍时,常与防风、羌活、独活、桑枝同用。此外,常与祛风解表药同用,以治表证兼肢体疼痛。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茯苓、泽泻同用。治骨蒸潮热,常与鳖甲、知母、地骨皮同用。
摘自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秦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