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你的身体,每天喝姜水,好吗?
扫寒无敌:姜是“回春”药(1)。生姜的保健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常年不离姜的习惯。《论语·乡党》里有一句话:“不吃姜,不多吃。”南宋朱在《论语注疏》中说:“姜能开导神明,消灾,助之。”现存最早的中医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也有关于生姜的记载:“干姜辛温,主胸满,咳逆之气,中止血,发汗祛风;温脾泻痢。《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也称赞了姜的妙用:“姜,辛而不费力,可菜,可和,可果,可药。“生姜熬制的汤还有一个名字叫‘复活汤’。在苏东坡的《杂证》中,也记载了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八十多岁,色如童子。问他为什么,“他四十年来一直对姜深信不疑,所以不老。"民间也有"早上三片姜,不用开","冬天有姜,不怕风霜","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不用医生开","家里有姜就不慌"。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酚”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充血,增强消化能力。能有效治疗因吃太多生冷食物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吃了生姜,人会发热。这是因为它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毛孔张开。这样不仅会带走多余的热带,还会把体内的病菌和寒气带出来。所以,当身体吃了冷的东西,淋雨,或者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吃生姜可以及时消除寒气,消除身体因寒气重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下面就一些常见病来介绍一下生姜的不同用途:感冒:用3 ~ 4片生姜和半勺红糖煮水,每天2 ~ 3次。感冒伴咳嗽:生姜3 ~ 4片,大蒜7 ~ 8瓣,红糖半勺同煮,每日2 ~ 3次。感冒伴发热:生姜红糖水中加1大葱,每次2 ~ 3次。进食后腹胀:可直接服用姜片或喝姜水,短时间内即可缓解。受凉引起的腹泻:每天用煮沸的姜水洗鸡蛋2 ~ 3次,很快就会好的。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温暖胃肠道。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全身紧绷,头发浮肿:每当你嘴里含着姜片,或者每天在水里泡2 ~ 3片生姜,身体的不适感就会立刻消除。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喉咙痒:喝姜片或煮姜水就能治好,以后只要不吃生冷食物就不会复发。咽喉痛:热姜水加少许盐泡茶。孕期呕吐:一片生姜可以经常治疗和预防。给孩子吐奶:用1 ~ 2片生姜烧开水再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天两次,可以刺激食欲。关节痛:每天早晨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煮生姜枣水,一日三次,可明显缓解关节痛。痛经:生姜红糖水中加山楂2 ~ 3粒,每日2 ~ 3次。酒后头痛头晕:可用加生姜的开水立即缓解。手脚被冻伤但没有骨折:可以用生姜浸泡手脚。长痱子:用姜片擦,痱子很快就消了,大人小孩都适合。头皮屑和脱发:经常用文姜水洗头,效果不错。试试看。狐臭:每天用姜片擦几次,可以明显减少异味。此外,生姜还有排毒的作用。如果你吃了毒药,你会感到麻木、恶心和呕吐。最好的方法是快速咀嚼生姜,甚至吃几片。怕吃辣的会多切几片姜烧开水喝,多喝几次,直到症状完全消失。严重时会造成意识不清、昏迷。送到医院抢救后,病情稳定后,给病人喝姜水,可以更快驱毒。中年男性易患高血压,是体内寒湿重,经络瘀血不畅所致。每晚泡脚的水中可加入生姜,有助于驱寒、降血压。同时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就有“一个人离不开姜一百天”的说法。用姜水泡脚,既能祛寒不上火,又能降压补肾,还能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生姜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常吃会引起肝火,所以一般情况下肝炎患者要避免食用,口干、便秘、痔疮患者也要少吃。一扫寒气,所向披靡:生姜是“回春”良药。(2)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还可以搭配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山楂、菊花,用来泡茶,既能消除生姜带来的燥热,又不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