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一样吗?日常生活中如何补气血
血虚和贫血有什么区别?中医血虚不是贫血,这矛盾吗?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中医“气血”和西医“血”的区别。
西医的“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其携带的氧气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月经紊乱、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易怒、低热等缺氧症状,与贫血的发生速度有关。
中医中的“血”是指在静脉中循环的红色液体,具有滋养、保湿的作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种理解和西医的“血”非常接近。但血除了滋补之外,还有很多功能,比如养心养性、调节津液、平衡阴阳、抵御外邪等等,远远超过了西医的功能。
“血虚”的症状有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言语低沉、易感外感、流连忘返等。,涵盖但不限于“贫血”范畴。而且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为动,阴主静”,“气为无形,血为质”,“气血”相互依存,* * *保持阴阳平衡。在临床上,“血虚”和“气虚”往往同时出现,表现为“气血两虚”,即使没有“贫血”,也需要治疗。
如何正确看待中医的“气血不足”和西医的“贫血”
“贫血”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是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度、丢失所致。西医需要找到并消除病因,才能彻底治愈。如果看不出贫血,就要考虑营养不良,盲目补充大量蛋白质和红色食物,反而容易耽误病情。
“虚则补之”,血虚则补。中医理论,无形生有形,气为无形,可生有形之血。“血”来源于“气”,补气就是补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可先得”,气可以生血。因此,“血虚”证的治疗需要同时进行。
从脏腑来说:“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的根本都在肾;“肾主骨生髓”,气血生成的地方也在肾上。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和“血”的生化之源,而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微吸收之处就在脾胃。所以补气血要从补脾肾入手。
“气血两虚”的具体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血虚气虚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言语低沉、舌苔肥厚。面色苍白,皮毛薄而白,脉细而弱。
补血益气,补血选用当归、熟地、何首乌、桑椹、龙眼肉、白芍、阿胶、紫河车、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甘草。
血虚阴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咽喉口干,五心烦热。
补血养阴药物:枸杞、山茱萸、女贞子、龟板胶等。
血虚阳虚主要表现为面色白虚,四肢冰冷,厌食便溏,苔滑。
补血温阳药:附子、菟丝子、肉苁蓉、鹿角胶等。
在中医中,“气”和“血”都来源于水谷微妙的新陈代谢,所以食疗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尤为重要。
首先要合理饮食,避免部分伤脾胃(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食多而寒易损伤脾胃之阳,寒为内生),“五谷滋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补,气味合而补精。”最好的饮食结构是以五谷杂粮为主,蔬菜为辅,适当补充一些肉类和水果,切忌盲目补充。
根据健脾补肾理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阴分血(血属阴)。适当选择黄色(人参、甘草、黄芪)和黑色(熟地黄、黑芝麻、黄精、黑枣)的食物或药材,比一味补充红色食物能起到更好的补血作用。中医不仅有五色,还有四气五味,位置,形状,质地,时间,地点的特点。具体应用还需要有经验的中医根据个体辨证灵活选药。
血虚的人可以多吃:
配料:桂圆肉、大枣、乌鸡、枸杞、黑芝麻、栗子、石榴、桑葚。
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15g,羊肉200g,生姜3片,大枣5枚。
制作方法:加水2000ml,用温火煮透,吃肉喝汤,每日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