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特性包括
1,四气五味
(1)四气是指四种不同的药性,即寒、热、温、凉,又称四性。反映了药物对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气有阴阳之分,寒属阴,温属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除了四性之外,还有一类药性平和的药物,是指寒热界限不清,药性平和,作用温和的一类药物。
药性的确定是以药物反应和寒热为基准的。能缓解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都是寒凉的;能缓解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都是温的或热的。
(2)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甜、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所以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有阴阳五行属性。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甜味属土,辣味属金,咸味属水。
辛有散结、行气、活血之功;甘具有补益、和中、调药性、止痛的功效;酸有收敛、收涩作用;苦味有清火、泻邪、通便、燥湿、强阴(泻火藏阴)的作用;咸味有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2、跌宕起伏
起伏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趋势,即药物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影响药物盛衰的因素与四味、药物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炮制、配伍的影响。
促浮药以温、辛、甘、淡味为主,多为淡清至虚,作用趋向多为向上、向外。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补药、呕吐药都具有行气药的性质。
沉降药,味酸、苦、咸,往往重浊,作用趋向向下、向内。清热药、泻下药、利尿药、平喘药、平喘药、镇静药、平肝熄风药、收敛药、收敛药等。都具有沉淀特性。
升降的用药原则是顺病位,逆病而行。就病位而言,病变若在表面,应起伏而非沉降;如果病变位于下部,则应沉降,不可升降。就疾病情况而言,生病的人应该跌倒而不是起来;病在沉沦,与其沉沦,不如奋起。
3.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即某一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力,因而在这些部位起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因为经络可以沟通人体内外,一旦身体患病,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内脏;相反,内脏疾病也会反映在体表。有些药物只属于一条经络,有些药物则属于几条经络。病变所在脏腑经络的位置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归经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4.中药毒性
中药副作用是指在常用的中药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对身体伤害较小,停药后可自行消失。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不良作用和损害。所谓毒药,一般是指能损害身体,引起功能障碍,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过敏反应症状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中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剂量过大;第二,误拿假货;第三,处理不当;四是制剂给药不当;第五,配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