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怎么治疗脂溢性皮炎?
方一由3个新鲜的乌鸡蛋组成。
用法鸡蛋打碎后,搅拌均匀,加水2 000毫升,取汤头浴,1 ~ 3次,每日1次。
功能:养血润燥。
适应症:头皮白色头皮屑。
说明鸡蛋味甘,滋阴养血,润燥。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鸡蛋中所含的物质对体表炎症和烧伤有很好的愈合作用。
配方2由50克麦麸和30克生姜组成。
用法:将两种材料一起煎服,取汁冲洗患处。
具有清热、解毒、杀菌的功能。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麦麸是从小麦粉中筛选出来的种皮,性味甘凉,能治疮痈。用生姜杀菌解毒,对脂溢性皮炎相当适用。
配方3由6个新小核桃和100 ml牛奶组成。
用法:将小核桃去壳捣碎,用牛奶煎成糊状,外洗患处。
功能润燥解毒。
适应症:头皮白色头皮屑。
说明小核桃就是小核桃,有润燥的作用。牛奶味甘,微寒,有清热解毒、润泽肌肤的作用。两种外用药合用,对治疗血虚风燥引起的头皮白斑相当有效。
配方4由适量的杏仁和亚麻组成。
用法:将以上两物捣碎取汁,洗净患处。
功能润燥解毒。
适应症:头皮白色头皮屑。
说明杏仁能治疥疮消肿,亚麻是芝麻,有解毒润燥的作用。
吴芳由艾叶、菊花、防风、荆芥、甘松、蔓荆子和地肤子9克,薄荷和藿香6克组成。
用法:将药物加适量水,煮沸数次后,倒入盆中,等待患处温洗。65438+每天0次,洗多了见效快。每剂可洗4次。
具有祛风止痒、生发的功效。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说明艾叶能祛湿、行气、理气,所以能治头风。菊花、防风、荆芥有祛风止痒的作用。
防柳由生地黄、何首乌各30克,黑芝麻茎50克,椰枝50克组成。
用法:将药物加适量水,煮沸数次,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吸烟时要盖上烟罩,防止热量散失。每日1剂量,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洗完后用干毛巾蒙住头,避免风吹。5天就是1个疗程。
功能:养血滋阴,祛风生发。
适应症脱发(脂溢性脱发)。
说明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都是养血滋阴,意思是“先治风,治血,血循环风自灭”。椰枝有祛风凉血的作用。
防己由透骨草、侧柏叶65438±0.20克,皂角60克,明矾9克组成。
用法:将药物加水2 000 ml,煮沸10分钟,待温热后洗头,每次15分钟,每周2次。
功能:祛湿、去脂、止痒。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和脂溢性皮炎。
说明透骨草有祛风除湿的作用,皂角也有祛风的作用。明矾祛湿杀虫有效,侧柏叶治疗脂溢性脱发有效,具有祛湿、去脂、止痒的功效。
房巴由桑白皮35g、五倍子12g、青葙子60g组成。
用法:将2 000毫升水加入药物中,煮沸15分钟,然后在温热时清洗头发。每次20分钟,每周两次。
功能:祛脂、乌发、护发。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桑白皮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青葙子有祛风清热的作用,五倍子有收敛生发的作用。
方九由天麻、白芷、防风组成,桑叶、羌活、金银花、薄荷各3克,花椒2克。
用法:将2 000毫升水加入到药物中,煮沸保持温度,除去残渣,洗发。每次洗15 ~ 20分钟,洗完后避风。
清热明目,清洁头发,使头发柔软。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说明天麻具有熄风解痉、祛风通络的作用,白芷、防风、羌活配伍可增强祛风作用。桑叶、金银花、薄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花椒有祛风胜湿的作用。诸药合用,疏风清热,止脱发。
配方10由羌活、桑叶各4.5克,川芎、白芷、藁本各6克,天麻、野菊花、薄荷各3克组成。
用法:将2 000毫升水加入到药物中,煮沸保持温度,除去残渣,洗发。每次洗15 ~ 20分钟,洗完后避风。
清热祛风,清洁头发光泽。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说明本方作用同上,只是增加了川芎的活血凉血,川芎的祛风,菊花的散热,所以作用更强。
第十一方由苍耳子、王不留行30克,苦参15克,明矾9克组成。
用法:将药物加半盆清水,煮沸,洗前剪短头发,然后用小毛巾蘸药水反复洗头皮,每次15分钟,每日服1剂,每日两次,以后每三天洗一次。
功能收敛,祛风止痒。
适应症头皮脂溢性皮炎。
说明苍耳子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能治百病。王不留行种子有活血的作用,可以治风毒。苦参和明矾都是清热燥湿之品。
配方12由艾叶50克,雄黄15克,防风30克,花椒各30克组成。
用法:将药物加适量水,煮沸,将药液倒入盆中,待温热后,将患处外洗。每天洗1 ~ 3次。
功能: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艾叶有燥湿祛风的作用,长时间放置燥湿效果更强。雄黄有解毒燥湿的作用,防风、花椒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多种药物合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所以对脂溢性皮炎有很好的疗效。
方十三由苦参、野菊花、白鲜皮各35克,硫磺15克组成。
使用时,将药物用适量水煎服,去渣取汁冲洗患处。1或者一天两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止痒。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苦参性苦性寒,有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故能治风杀虫。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硫磺有燥湿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起到清热燥湿、止痒的作用。
配方14由150克白芷、3只鸡、90克芒硝组成。
用法:将2 000毫升水加入药中,先炒白芷,滤去药渣,待稍凉,加入鸡蛋和芒硝,搅拌均匀,然后洗头。
功能:祛风、止痒、去屑、清洁头发。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白芷祛风除湿的重要药物。可治头风、皮肤游走风。芒硝清热燥湿,鸡蛋也有祛风的作用。
15号方由黄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大黄9克、龙胆草6克、枯矾12克组成。
用法:将2 000毫升水加入到药物中,煮沸以保持温度,去除残渣并清洗头发。1次隔天。
功能:清热泻火,去油护发。
说明黄连主要用于治疗瘙痒、疮毒、斑毒、疔疮等热病,说明黄连为清热解毒主药,再与黄芩、黄柏、大黄、龙胆草配伍。它的清除能力更强。
16号配方由苦参310g,百部90g,野菊花90g,凤眼莲90g,樟脑125g组成。
用法:先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中,用5 000毫升75%乙醇(或白酒)浸泡7天,过滤去渣,留液,再加入樟脑(研末)溶解备用。使用时将纱布蘸药水擦洗头皮,1或每日两次。
功能杀菌止痒。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凤眼莲是臭椿的果实,有除湿止痒的作用,有清香的樟脑气味,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外用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和止痒作用。苦参、百部、野菊花都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第十七方由苦参60克,百部15克,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30克组成。
用法:第2天用汤剂洗头1次。
具有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
适应症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该方所用药物均为祛风除湿之品,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引起的各种皮肤病。
第十八方由黄荆子10克、防风、苦参、花椒、火麻仁30克组成。
用法:煎汤加药,趁热温洗头。
具有祛风、润燥、止痒的功效。
适应症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荆条,疏散风热,清头目。火麻仁能祛风润燥,能治脱发。
十九号方由白鲜皮、白芷、野菊花、大黄和九里香各30克组成。
使用时,水煎取汁,温洗头部。
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九里香九里香具有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敛疮止痒、祛皮风的作用,故民间常用其治疗各种皮肤病。
正方形20由65克透骨草和35克龙葵组成。
使用时,用水煎服,洗净即可。
祛风止痒的功能。
适应症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龙葵性苦性寒,能洗疥疮,止痒止痛,祛肤风。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具有消肿、止痒、轻度兴奋的作用,药理实验也表明本品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第二十一方由透骨草、丹参、皂角刺各30克组成。
用法:水煎服,外洗,每日1次。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润燥。
适应症脂溢性皮炎。
说明处方中的透骨草和皂角均有祛风除湿的作用。丹参有活血润燥的功效。
22号方由苦参、侧柏叶各30克,荆芥、防风各20克,白芷、薄荷、雄黄各10克组成。
用法:用汤剂熏洗患处,每周1次。
功能祛风燥湿。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说明以上药物均具有祛风燥湿的作用,对风湿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23号方由何首乌、苦参各30克,枸杞子、黄柏、旱莲草、龙胆草、干姜、地肤子各20克,白鲜皮15克,辣椒梗100克组成。
使用时,将药物煎两次,每次20分钟,将两次煎液混合外用。先用加少许盐的温水洗头,擦干,然后将棉纱布蘸药水反复清洗脱发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天2次,清洗后在脱发部位涂抹鲜姜汁或鲜姜芽汁。
功能:养血、凉血、清热、祛风止痒。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说明方中何首乌、枸杞、旱莲草滋补肝肾、补血生发;龙胆草、黄柏、苦参能清肝泻火,滋阴降火;白鲜皮、地肤子、干姜、胡椒草用于祛风止痒。多种药物合用,能滋补肝肾,益气生血,凉血清热,从而使头发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