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怎么样?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州南部,长白山脚下,图们江上游北岸,东、东南为龙井市,西、西北为安图县,南跨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接壤。和龙市位于东经128度22分42秒至129度24分17秒北纬41度59分44秒至42度57分15秒。总土地面积5069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街道、79个行政村、23个社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1,071.9,其中农业人口为81,333,占总人口的38.6%。非农业人口为129386,占总人口的61.4%;目前有朝鲜族、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11个民族,朝鲜族人口为112783,占总人口的53.5%。

第一,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和龙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对外开放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以重点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以天池工贸公司、德泉公司为龙头,形成了3个纳税超千万、5个纳税超百万的支柱企业集团。重点企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0%。已投资9.9亿元改造建设全市40多个工业项目。矿产、建材、能源、林产、外贸五大支柱产业和机械加工、医药、旅游、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形成了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以项目为突破口,大力壮大经济总量。天池工贸南坪选矿、官地60万吨铁矿开采、八家子65438+20万吨球团及双龙铁合金钼制品深加工、德全水泥80万吨回转窑、克里斯蒂娜工业庆兴煤矿、吉林隆鑫药业GMP搬迁、贾森木材搬迁、武星矿业河道清理、吉恩镍业长仁镍矿、迪达复合地板、志达木业冰淇淋吧等一批工业项目形成了新的和龙市。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招商引资在质和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累计招商引资资金达6.9亿元。和龙市农业经济蓬勃发展。2006年,精心组织,启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1.0000公顷。优质畜牧业、水产品加工、食用菌、中药材等基地发展迅速,进入中国有机食品加工基地行列。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0元。和龙市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市场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市场繁荣稳定。城乡共有商业网点540个,大型市场16个,市场总面积5万平方米,试点农家店88家,市场布局、类型、层次、规模趋于合理。

第二,基础设施完善。为打造龙特色边城,和龙市狠抓市政建设。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5亿元,城市功能日益完备,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行了66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建成了5个大型住宅小区,完成了法院、公安局等20多个单位的新办公楼。* * *绿化面积增加8400平方米。集中供热总面积70万平方米。建成了高速便捷的电信传输网络。全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部。交通建设大踏步前进。以市区为中心的道路四通八达,边疆道路纵横交错。距延吉75公里,距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长白山192公里,距长春536公里。和龙至龙井的一级公路、和龙至南坪的二级公路、八家子至东城的公路、和龙经府东至龙水的公路和绕城公路已经通车,和龙至三岛的旅游公路接近尾声。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及龙至二道白段正在建设中。

第三,独特的民族和边境特色。和龙是一座具有边疆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其边塞特色奇特,人文景观独特,集自然、民俗、边塞风光于一体。从长白山天池到古城李口岸再到仙景台景区的250公里长的旅游线路上,各种各样、蔚为壮观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金日成钓鱼台、渤海国贞孝公主墓、亚东水库旅游区等著名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图们江源头和先锋国家森林公园更是生态旅游的“圣地”。通过对朝的两个港口,还可以进行国际旅行,探索朝鲜的三千里。距离市区仅30公里的仙景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是一个有着奇妙的山峰、岩石、松树、花朵、瀑布和云海日出的世界。它具有雄伟、险峻、美丽的特点,有300多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