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肾支怎么治?
鸡的肾传支也叫尿毒症。早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就注意到感染肾传支的鸡,尤其是肉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尿毒症,故又称尿毒症传支。该病多发生于1-5周龄的雏鸡。疫区无明显季节性,但相对低温期发病率较高。由于该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所以集约化养殖的肉鸡爆发性强。该病的自然病程约为10天。一旦发病,不仅因原发病和继发发病而直接导致死亡,而且严重影响康复鸡的生产性能。如可损害病鸡性腺发育,降低性成熟后的生殖功能,使肉鸡脱水后体重减轻,发育延迟,甚至形成僵鸡。肾传入支的走行有以下规律,现介绍供诊断参考。1.急性期: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症状,双眼流泪,鼻涕清,干咳,摇头,呼吸稍湿。但病鸡对应激反应敏感,可以自由进食,此时没有死亡。2.肾病:感染后5-6天,鸡情绪低落,羽毛凌乱,嗜睡,应激缓慢,厌食,经常排泄水样便或乳白色稀便,病鸡因迅速脱水而体重减轻,导致腿和脚趾干燥,并有零星死亡。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肾脏化生、双肾同步肿胀和尿酸盐沉积。横断面呈槟榔样,输尿管扩张,尿液呈乳白色。个别病例肝脏和心脏浆膜内偶有少量尿酸盐,气囊肺颜色和形态无病理改变,可作为该病特征性鉴别诊断的参考。因为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微生物致病性鸡病气囊,尤其是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衰竭、肺气肿和水肿、实变、化脓、粘连等病变,只有这种病还能保持完整。3.继发性疾病易发期:肾传支的病原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特征。在其发病期内,除了发病前已患过的疾病外,一般很少会有其他疾病。但在肾脏转化后期,肾脏开始肿胀,尿酸盐基本排空,由于机体衰竭脱水,抗病能力降低,许多环境病原体开始对鸡群进行抢夺。其中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是最常见的疾病,引起肾传播支的第二次死亡高潮,甚至超过原发病的损失。在诊断和预防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特点。防治措施:1。早期应用肾传播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低的雏鸡,应在5日龄内进行肾传支的瘦身。在选择疫苗时,您应该咨询驻地兽医管理机构。普通疫苗120和52不能代替肾疫苗,但肾疫苗应用后不能使用普通疫苗。若在常规免疫ND前发生肾传播,应在急性期后立即使用减毒ND疫苗,以预防肾变性晚期ND的发生。为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继发性疾病的发生,早期可酌情使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黄芪多糖等药物,并及时使用速效肾支、水杨酸钠等药物,以减轻肾脏转化时肾脏输卵管的肿胀,排出尿酸。如果是全价饲料,可以在饲料中掺入30%的玉米粉,降低饲料蛋白,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