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祛湿中成药推荐吗?
中医认为,湿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治疗的。体内湿气的形成可由外因和内因引起。外因是空气中湿度大,内因是脾胃不健,导致湿气郁结。饮食不当,因为喜欢冷饮,贪食生冷的东西如水果蔬菜,人体阳气受损也会导致湿邪。湿常与其他因素相结合,如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生湿邪,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腰腿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者看两眼、腿脚浮肿;胸闷、腹胀、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脾能运化水湿。脾喜燥恶湿。如果脾阳亢奋,脾脏健康,运水祛湿功能正常,湿邪不易致病。另一方面,湿气过重致病后,患者常出现头晕、头重、四肢懒动、身体沉重、疼痛等症状。为了预防和减轻湿气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脾脏。只有脾胃的阳气向上,才能有效抵御湿气的侵袭,所以温脾胃是最好的除湿方法。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丸: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健脾丸是著名的消食化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而得名。它是根据王肯堂《辨证论治规范:明代类方》第五卷“健脾丸”的方药。作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配料: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在处方中,党参和白术用于健脾和胃,以运输它。山楂和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调气和胃。诸药合用,健脾和胃,理气导滞,非常适合脾虚食滞证。
功能是健脾开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引起便溏。
健脾祛湿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配料: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主要功能是祛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胀满,腹胀腹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差。
健脾祛湿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要是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吐泻,手足温度等症。
健脾祛湿中成药:沈凌白术丸
本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可用于因稍食油腻或饮食稍多而引起的排便频繁,伴有食物消化不良,有时腹泻,排便时间长而反复,饮食减少,食后抑郁,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弱。
配料: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和大枣。
功能主要是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厌食,便溏,气短,咳嗽,四肢乏力。益气健脾,燥湿止泻
健脾祛湿中成药——归脾丸
配料: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炒远志、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记得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