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三:荨麻疹的一些治疗方法(2)

荨麻疹的一些基础知识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说了,本文就不啰嗦了。

在方法1提到的桂枝汤中加入麻黄、黄连、连翘、赤小豆、苦参、白癣、蝉蜕、丹参。

后来看到很多文章说桂枝汤还可以用于寒证引起的荨麻疹。药方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奇痒重者加枳壳,暗红风者加当归。桂枝疏风,白芍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思是“先治风,治血,血循环风自灭”。生姜的香料对桂枝干的影响。炙甘草、大枣为上药,当之无愧为组中之首。

记得在没有学习正规中医的时候,第一次看《名老中医之路》,名医石金墨祝陈郁(1914—1999)原首都医院中医科主任、副研究员。朱老在书中说,他经常用过敏性汤剂(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由于本方经药理研究抗过敏反应可靠,故具有卫表、固表、抗过敏的功效。其中,风辛温,风湿;银柴胡韩干益阴,清热凉血;乌梅涩涩,化阴为津液;五味子味甘性温,益气敛肺,补肾养阴。此方虽味淡,但精妙绝伦,诸药合用,有敛散,补泻,升降,阴阳相和。

我一看到玉屏风散就想起朋友的孩子因为经常感冒被诊断为免疫力低下,给她开了玉屏风散。当时我还说这个西医好学中医。后来才知道这个玉屏风散已经磨破了,就是我看到小孩感冒就不区分症状的开了几盒玉屏风散。

蒋(1918—1982),湖北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副教授,知名老中医。* *姜氏说,他多年来多次用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_但此方可适用于一切风邪不散的病症。_

郝万山老师在谈到湿热黄证时表示,湿热黄证是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而形成的证候。湿热交织,热不可超。所以看到的时候,头上冒汗,身上冒汗,脖子也松了一口气。在治疗湿热黄化的过程中,若表证兼治,则用麻黄连赭赤小豆汤清热利湿,解表。

以上方法都是口服汤剂。有时候太痒了,却找不到地方熬药。然后可以用荆芥粉在风痒的地方反复摩擦,直到变热。热过后,皮肤会感觉舒服,不再痒。

但用荆芥粉擦身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还需要煎服才能治病。

如果连中药店都找不到,可以用针灸治疗。

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瘙痒要从肺经开始。此外,因为大肠和肺是由表及里的,所以可以针刺曲池,合谷是一个气囊。所以上半身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是同时在合谷穴和曲池穴注射针刺,一般20分钟就可以去除,下半身瘙痒可以用朱滨、三阴交、雪海去除。针刺合谷、曲池、朱滨、三阴交和雪海五个穴位,当针灸技术很强的医生发痒时,可以同时去除。

如果你有很多皮肤癣,你应该在委员会出血,释放黑血,然后再治疗。

能坚持看到这个地方的人,都是真爱。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了解到的几种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