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兴群的人物故事。

1929年,被迫躲在外面的戴兴群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医院当护士。1930年从地方转业到红军,分配到鄂豫皖红军总医院工作。在综合医院,她勤奋好学,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所到之处,她都注意收集医学书籍,认真阅读,反复研究。因此,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她成为了有名的“女医官”。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西进川陕,留下大量伤病员。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戴兴群被留下来照顾伤病员。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她和医院的战友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救治了一批又一批伤病员,使这些伤病员得以重返部队,参加红十五军团的战斗行列。有一段时间,医院不吃饭,戴兴群饿着肚子给伤员做手术。一个接一个,他几次晕倒在手术台上。

1934年,红25军离开苏区时,天台山红军总医院也收留了200多名伤病员。为了他们的安全,戴兴群主动留下来,继续在后方医院工作。当时的综合医院不仅缺乏治疗伤病的医疗设备和生活用品,也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让伤员休养生息。没有病房,没有固定的地方。医护人员背着米袋、干粮袋、药袋在山里到处打游击。作为当时医院的医务主任和医术高超的医官,戴兴群的工作任务更重、更忙。有时他伪装成人,住在人们的家里,治疗伤病员,有时他假装在田里工作,从一座小山到另一座小山去喂伤病员。

为了克服医疗用品的短缺,戴兴群想出了很多办法。自己动手,在山上用竹子剪镊子,用伞骨做探针。有时候拿不到棉敷料,就把破棉袄里的棉花扯下来擦干净,或者把破床单拿到山沟里洗,放脸盆里煮着换药。绷带也换成了旧床单和旧衣服。治疗外伤的药很少,硼酸、氧化锰之类的药很难拿到。她带领护士们攀崖,攀崖,去山林采药,用中草药消炎,救治伤员。

只要有机会,她就把留在医院的年轻人聚集起来,教他们医学、药学、绷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教他们战场救护和简单的外科手术。

戴兴群很爱伤病员,把他们当亲人。一次战斗结束后,100多名伤员被送往后方医院。戴兴群见状,立即将医护人员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治疗。她负责给一些重伤员做手术。当时能操作的医官很少。她一天要给十几个人做手术,真的很累。她当场躺下或者用冷水洗头,坚持再做一次。一次战斗中,红军战士张敬发大腿骨骨折,子弹卡在骨头里,伤口溃烂,经常病得很重。戴兴群得知自己连夜翻山越岭赶了十几里山路,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给张敬发做了手术,取出了断骨和子弹。建国后,每当张敬发说起这件事,他总是感激地说,如果我的腿没有经过医生的治疗,恐怕早就完了,现在也活不成了。

戴兴群不仅认真救治伤员,还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有一段时间,敌人实行严密封锁,医院联系不上山脚下的群众和便衣队。食物匮乏时,她组织大家挖野菜、摘树叶、摘野果充饥,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点粮食省下来给伤员熬粥。在后方医院转院时,无论多难多急,她总是亲自参加担架队,抬着重伤员,尽量不落下一个伤员。伤病员有时心情不好,脾气大,有时还骂人,甚至打人。戴兴群总是同情他们,安慰他们,给他们精心治疗。对于一些重伤员,她亲自送药送饭,还和护士一起脱下洗绷带,给伤病员倒屎倒尿。

就这样,戴兴群以她高度的责任感、娴熟的医疗技术和周到努力的医德,克服了重重困难,给伤病员以温暖和希望,使他们康复,重返前线。1937年3月,一次战斗中,国民党军搜山清剿。可惜戴兴群负伤被俘,被投入河南景福(今新县)监狱。在狱中,她鼓励朋友们坚定政治立场,采取各种措施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作斗争,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七七事变”后,戴兴群经党内营救获释,随即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支队后方医院任医务主任。1938年底,她嫁给了时任鄂东抗日游击队先遣队队长的张体学。1939 65438+10月,鄂东抗日游击先遣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1军独立游击队第五旅(以下简称“第五旅”),她被调到第五旅任医务长。

9月1939、1日,国民党军第172师师长程淑芬率两个团,配合鄂东吐谷浑程如怀第18游击纵队和黄冈、麻城两县自卫队,围攻夏家山、吕四坳、龙王山、回龙山“五营”,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变”。经过“五旅”的忠实反对,戴兴群在突围中不幸被捕。

戴兴群被捕后,敌人知道她是张体学的妻子,对她严加看管。程如怀下令现场审讯,要求她作出脱离张体学的声明。戴兴群严词拒绝敌人投降,并在审讯时斥责保安总长:“你们这些汉奸,不为日冠而战,专打新四军抗日。你的良心在哪里?你还是中国人吗?”当敌人看到弱点时,他会折磨他们。他们用尽了各种刑罚,但戴兴群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极端残忍的敌人对戴兴群使用了最残忍、最无耻的肢解酷刑。他们把戴兴群绑在大崎山贾庙的一棵大树上。当着所有被抓的人的面,他们先用小刀割下她的乳房,然后用大刀割下她的四只脚,最后砍下她的头。场面太恐怖了,就连在场的维和部队的人都闭上了眼睛,不愿目睹凶手的暴行。戴兴群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