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怎么治疗和预防?
低烧是指人体腋下温度为37.3℃-38℃。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集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因各种原因受到干扰时,产热超过散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度,24小时内略有波动。腋下测的温度一般在36-37度之间,如果是37.3-38度,就是低烧。
低热的分类
第一,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点是体温比正常高约0.3-0.5℃,一般不超过38℃。
1.生理性低烧
常见于月经前或孕期低热的女性。
2.季节性低烧
会有轻微发热,伴有乏力和食欲不振。
3.环境低烧
约10%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会出现低烧。
4.神经功能性低热
临床上多见于20-30岁的年轻人,患者体温比正常人高0.3℃-0.5℃。低烧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这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热患者总数的1/3,预后良好。
二、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热的疾病有很多,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病、肝炎、肿瘤等。其他还有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低热的病因
体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它随着24小时的昼夜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有口温、腋温、肛温,其中常用的有腋温、口温。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7℃-37.7℃,腋下36.6℃-37.4℃,肛门36.9℃-37.9℃。如果某人每日口腔温度在37.5℃-38.3℃之间波动,腋下温度在37.4℃-38.3℃之间波动,并持续3周以上,则可称为“长期低热”。
长期低烧往往说明身体可能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持续低热的病因
1.传染性低烧
这种感染在生活中最常见,约占40%,而在所有感染性低热中,结核感染最多。
结核感染的特点是下午低热,夜间或醒后也可伴有咳嗽、乏力、出汗。
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和病毒引起的慢性低热也很常见。
2.非传染性发热
包括甲亢、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3.功能性发热
多见于年轻女性和3岁以下儿童。早晨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也可能伴有出汗、手抖、失眠、乏力、不想吃饭等症状。
4.肺结核
低热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结核引起的,早期无症状体征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
其次是肺外结核,如肝、肾、肠、肠系膜淋巴结、盆腔、骨关节结核等。,除局部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和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疗效确切。
有助于老年人肺结核的诊断。发病症状不明显,肺部并发症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容易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
因此,长期持续咳嗽、咳痰的老年人容易感冒,消炎药治疗无效者,低热、乏力、厌食者,应及时查痰结核菌(涂片或TB-PCR)和胸片检查。
老年肺结核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骨、肾、淋巴结结核等肺外结核。
5.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女性患者低热的常见原因。这种病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尿检异常,只有低烧表现。及时检测尿Addi细胞计数,第一次晨尿培养和菌落计数,如尿白细胞>;5/HP,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5可以确诊。
6.慢性病灶感染
如鼻窦炎、牙龈脓肿、前列腺炎、胆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等。不规则低热常伴有局部症状和体征,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
7.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lV)侵入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损害多种器官的系统性疾病。它可以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其基本特征是HlV对人体造成细胞免疫损伤,使机体处于严重的、进行性的免疫缺陷状态,产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长期不规则发热。
慢性腹泻持续1个月以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消瘦,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反复感染细菌、真菌、原虫等。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时检测到抗HlVP24颤抖抗原。
8.巨细胞病毒感染
持续低热,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病毒性肝炎,根据抗CMV IgM检测诊断。
9.甲状腺机能亢进
早期低热伴心悸、脉快、多汗、多汗、消瘦、手抖、甲状腺肿大、局部杂音等。检测T3T4、rT3等。
131I摄取试验需用于无突眼的甲亢,以排除甲状腺炎时激素溢出引起的血中T3和T4水平升高。
10.诱发恶性肿瘤
中年以上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和血沉加快,应重视原发性肝癌等肿瘤检查。肺癌、肾癌和结肠癌。
11.巨细胞病毒感染
持续低热,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病毒性肝炎,根据抗CMV IgM检测诊断。
婴儿低烧的原因
1,身体原因
宝宝新陈代谢快,体温在65438±0℃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
2.天气原因
和天气有关,宝宝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天气转凉,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
宝宝消化不良,食物堆积,很可能会出现低烧、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时候可能需要进行饮食调整,或者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治疗。
4、传染性低热
宝宝生病后,由于疗程不足,会出现反复病情,同时会出现间歇性低烧。
5.感染后低烧
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导致持续低烧。
6.慢性传染性低热
如肺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染等。,导致宝宝持续低烧。
7.非传染性低烧
如果宝宝有血液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烧。
多种疾病可引起低热,发热是一种症状,风湿病、肺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可引起持续性低热;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的紊乱,导致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物,发烧是身体抵抗疾病的反应之一。低烧患者服用退烧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滥用退烧药还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只有当体温高于38℃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烧应尽早治疗,尽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或细菌感染的早期症状也是低烧。
低热的临床诊断
最常见的慢性低烧是结核感染。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除低烧外,儿童仍有性格改变。
原本好动的孩子变得懒惰、不爱活动,原本安静的孩子变得易怒,容易发脾气、食欲不振、消瘦、运动时出汗或夜间出汗、疲劳、面色苍白、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等。
因此,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OT)或三次皮肤拭子试验(PPD—PHA)。如果是阳性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因为孩子接种卡介苗后也可以看到阳性反应。
此外,过去患过肺结核的人也可能出现阳性反应。此外,我们必须检查红细胞沉降率。一般结核活动时,血沉可迅速升高。
最后还要用x光检查肺部,看有没有结核病变。如果以上检查都是阴性,可以排除肺结核。
长期低热也见于病毒感染,以婴幼儿为主,多见于咽喉感染,无全身表现。
一般无明显异常,无呼吸道症状。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长时间高烧后的低烧。
咽部感染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热,可用于咽分泌物培养。如果能找到细菌,就能做出诊断。
如果是链球菌感染,还可以抽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简称抗“O”)。如果效价高,说明已经有链球菌感染。
如果抗“O”明显增高,还要考虑风湿热的可能,并注意有无关节疼痛或肿胀,皮肤有无环状红斑,心脏有无变化。这些是诊断风湿热的依据。
长期低烧的女生要注意尿路感染,可以查查尿液来确定。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都可视为长期低热。
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查查耳血,看是否与之有关。
低热检查项目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感染和结核。
(2)尿常规
尿常规异常或尿培养阳性提示尿路感染。
(3)血沉
临床意义
①动态观察疾病,如小儿肺结核、风湿病,如果血沉迅速升高,则提示病理活动。
②疗效评价。治疗后血沉由快转慢,说明病情好转。
③区分疾病性质,一般来说功能失调ESR加速不明显,而器质性疾病加速明显。
(4)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O”是抗链球菌溶血素的缩写。当链球菌溶血素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一种叫做抗链球菌溶血素的抗体。
抗“O”试验就是确定这种抗体在体内的效价,从而判断是否已经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果效价大于500U,说明最近身体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
(5)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肝脏病变引起的低热。
低烧的治疗
1.冷敷布
如果你不能忍受高烧,你可以用冷敷来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部位敷上湿冷毛巾,其他部位用衣服盖住。当冷敷达到体温时,要换一次,反复换,直到退烧。也可以把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如果体温不太高,可以用热敷来退烧。用热湿毛巾反复擦拭患者的额头和四肢散热,直至退烧。
但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就不要用热敷来退烧,而要用冷敷来防止体温进一步上升。
擦拭身体
蒸发也有冷却效果。建议使用冷自来水,帮助皮肤散发多余热量。虽然可以擦拭(海绵)全身,但是要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比如腋窝、腹股沟等。
挤出过多水分后,一次擦一个部位,其他部位用衣服盖住。体温会蒸发水分,帮助散热。
洗澡
有时候,洗个热水澡是最舒服的。还能缓解发烧症状。宝宝要用温水洗澡或用湿毛巾包裹宝宝,每15分钟换一次。
5.多喝水,补充水分
发烧时身体会出汗散热,但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失水过多而关闭汗腺,防止水分进一步流失,导致身体无法散热。
解决办法是补充液体,多喝开水和果蔬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和胡萝卜汁。
如果要喝番茄汁,要选择低钠产品。发烧期间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病情好转。
如果呕吐不严重,也可以吃冰块退烧。将果汁倒入冰盒中,冰镇成冰块。还可以在冰块里放葡萄或草莓,特别受发烧儿童的欢迎。
6.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果觉得很不舒服,可以吃止痛药。成人每4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扑热息痛的好处是对它过敏的人少。
因为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不同,如果你觉得用其中一种都不能有效控制发烧,不妨两种都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和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先征得医生同意。
7.注意着装
如果觉得很热,就脱太多衣服,让体内的热量散发出来。但如果让你不寒而栗,说明衣服太少,要增加,直到不冷为止。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他们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事实上,给孩子多穿衣服或把衣服放在热的地方可能会引起发烧。
同时,不要让室温过高,医生通常建议不要超过20℃。同时,房间应适当通风以帮助恢复,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以使患者放松。
儿童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1.儿童病毒性感冒发烧经常反复发作,所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上升。如果孩子发烧后精神很好,照常玩耍就是很好的表现。
孩子发烧后精神不好,只需要再给退烧药。如果退烧后精神状态依然不好,就需要再看医生了。
2.大多数退烧药都是OTC(也就是货架上,没有医生处方,谁都可以买)。
所以药品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其实很小,退热效果往往不好。
但是,当你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医生会给你开处方剂量,这个剂量是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精确计算出来的,通常可以有效退烧。所以,看病后请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
3.腋下温度大于38.5度的孩子可以吃退烧药。但必须喝足够的含矿物质的水(如口服补液盐),这样体温才会下降,否则效果差。
4.不要短时间内反复服用同一种药,容易中毒。必要时,应交替使用不同的退烧药,以减少中毒的机会。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的体温不高或不正常,你可以服用这种药物,当然你需要喝足够的含矿物质的水。医生使用这种药物是为了消炎或止痛。
6.这类药物很少出现过敏反应,但有些孩子还是会出现过敏现象,因为去看病的时候跟医生说了。
患有哮喘、G-6-帕金森病、肝炎、凝血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的儿童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