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上,航天员如何解决吃喝睡的问题?

一是奇怪的刷牙洗脸方式和大小便问题

像地面上的生活一样,宇航员早上起床时要刷牙、洗脸、梳头,有时还要刮胡子。

按照你在地上刷牙的方式刷牙。拿出牙刷,挤牙膏,然后漱口。在太空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很难控制水的漂浮。所以苏联宇航员刷牙都是用湿毛巾,手指上缠一条湿毛巾,嘴里蘸点洗洁精,反复搓牙。一方面可以清洁他们的牙齿,另一方面也可以按摩他们的牙龈,所以效果很好。美国宇航员不仅用了上述方法刷牙,还嚼了特制的口香糖代替刷牙,还不错。

洗脸的方法是用浸过乳液的湿毛巾擦脸,或者用浸过乳液的卫生巾“洗脸”。

梳头是用卫生巾铺在专用的电动梳子上梳头。梳好的头发很干净,头皮屑粘在卫生巾上,头部有按摩,让航天员感觉特别舒服。

剃胡子在地面上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在失重的太空中却需要一把特殊的剃刀。美苏宇航员使用的电动剃须刀有专门的吸胡须渣的盒子,避免剃须时胡须渣四处飘散,影响生活。

宇航员必须在太空小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航天飞机或空间站上有特殊的厕所。当然,这和地面上的不同。它需要特殊的设备。一般位于废物管理舱的房间内。厕所里有一个漏斗状的集尿器。尿液收集器中的气流可以将排出的尿液吸入内部收集袋中。收集袋应每天更换一次。收集时排出空气,这样尿液就不会四处漂浮。舱壁上还镶嵌了一个透水性很强的水过滤袋,每次使用都要更换。水过滤袋通过气流使粪便沉淀固化。为了掌握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宇航员每次上天都会将自己的一部分尿液和粪便冷冻成标本,返回地球后由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

最近,美国科学家为航天飞机设计了一种新型厕所。这个新厕所耗资2340万美元,比航天飞机上使用的旧厕所更大、更好、更容易使用。它可以储存足够的粪便。航天飞机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是可能的。旧厕所只能储存7名宇航员4天的排泄物,限制了航天飞机的飞行时间。这种新型厕所的直径为20厘米,是旧厕所的两倍,并配有一个易于组装和拆卸的储粪罐。此外,它还配备了大功率气动尿液分离器。分离器配有分离漏斗和吸管。

两种美妙的睡姿

睡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有将近一生的时间。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是在太空中睡觉并不那么简单。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宇航员不能在床上睡觉,因为他们的身体会自动漂浮。所以,你必须钻进睡袋,固定在舱壁上。驾驶舱很吵。除了通讯的声音,还有机器设备的噪音。这些因素对宇航员的睡眠有直接影响,使他们难以入睡,睡眠中经常被惊醒或惊醒。随着载人飞船体积的增大,睡眠条件得到了改善。科学家为宇航员设计了很多种睡袋,包括长方形睡袋、椭圆形睡袋、卧式睡袋和立式睡袋。因为在失重状态下,上下没有区别,躺着和站着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位美国宇航员说:当你在太空中睡觉时,你会有一种坠入深渊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身体下面没东西支撑。这种危险感会持续两三天左右才能消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科学家在航天飞机上安装了供宇航员休息的卧铺,类似于火车上的卧铺。卧铺分为上下两层。睡在卧铺上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防止其他宇航员的干扰。不幸的是,仍然有一些宇航员不习惯睡觉。一位欧洲宇航员说,当他睡在下铺时,他感觉就像睡在床下。所以他们有的愿意在驾驶舱座位上打个盹,有的愿意在睡袋里休息,有的愿意睡在双层床的对面。大多数宇航员认为,在太空中睡觉时,身体微微拱起,比完全挺直要舒服得多。手臂可以放在睡袋里,也可以伸开。然而,苏联宇航员似乎不愿意让他们的手臂自由摆动,因为他们有一次非凡的经历。据说有个宇航员因为睡觉时没有缩回到睡袋里,所以让手臂自由摆动。当他醒来时,他发现黑暗中有两只手向他扑来。这让他大吃一惊,吓出一身冷汗。后来发现是自己的手。据说有1/3的美国宇航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腰痛。如果真的能预防腰痛,那也算是一大“发现”了。

欧洲航天局最近设计了一种新的睡袋。书包外面有一些管子。当管道充气时,睡袋被收紧,从而对人体施加压力。这种压力能让人感觉像睡在地上一样舒服,此外,还能消除自由落体的感觉。

三种独特的淋浴方式

在太空洗澡比较麻烦。如果是短期飞行,航天员一般是用浸有专用清洁液的毛巾擦拭身体,而不是洗澡。长时间呆在太空的宇航员一般每十天洗一次澡,他们通常会擦拭身体。有的用毛巾捧着一团水,放在皮肤上,水会粘在皮肤上,然后“滴”遍全身,让人感觉很舒服:真正洗澡的时候,会进入专门的浴桶。但是需要提前半个小时做好准备:等所有器官都调整好了才能入浴,最后可以用真空吸力把身上的肥皂泡和水吸走。在苏联的空间站礼炮中,科学家专门设计制造了一个特殊的宇宙浴室及其配套设施。宇宙浴室的关键措施是控制水不漂浮,让水按照人的意志分配。

这个卫生间是一个像手风琴一样折叠起来的封闭的塑料布罩,放在客厅卫生间的天花板上。不用的时候,卫生间上方有一个圆柱形的水箱,有电加热控制水温,还有连接喷头和储水箱的管道。水箱里有5升水的卫生间地板上有很多小洞。下面有一个废物容器,用来装废物和污水,还有一对橡胶拖把。当你穿上拖鞋,浴室放下后人就不会扑腾了。

宇航员洗澡时,第一道光是把通向浴室外面的呼吸管放在嘴上,夹住鼻孔,避免从口鼻中吸出污水。然后,启动电加热器,把水箱里的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再打开喷头,让温水从上面喷出,浇在他身上。这时候和地上淋浴一模一样。卫生间的污水从地板上的很多微孔流到下面的废水池。废水罐满了会自动报警,井会自动把废水送到水处理系统。

在未来空间洗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对水的控制需要压力和吸力的外力。当然,还是太小了,别忘了竹子是用水的。洗完澡从水桶里出来,太空中的空气非常干燥,身上残留的水分蒸发非常快,会让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一分钟。

未来空间站洗澡会比现在简单很多。人进入卫生间,只需用手指按下开关,水会自然附着在身上。如果用水多一点,就会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亮闪闪的水滴,像星星一样绕着它们的身体旋转,浸湿清洁液,然后按下旁边的开关。有一股向下的气流,会把干净的水喷到他们全身。大约5秒钟后,门将会关闭。

被调查人:asdfg _ 123 _ hjkl-助理二级-8 16:52

宇航员的“吃喝耶戈”

从昨天上午到今天上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带着中国的“加加林”——杨利伟,将在太空遨游21小时,绕地球飞行14圈。在21小时中,航天员是如何解决“吃喝耶戈”问题的?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苏双宁在发射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很多细节。

吃:不仅仅是“牙膏”

太空饮食是专门设计的太空食谱。每顿饭早上中午晚上都有不同的食物。苏先生说,因为是短期飞行,所以对食物更看重热量,让航天员的体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对维生素等方面没有过多要求。

昨天,由于上午9点发射,宇航员们在地面上吃了早餐。“地上的早餐和我们日常的早餐没有太大区别”,苏先生说,还是各种零食,牛奶,鸡蛋等。,但是对卫生的要求更高。发射后,航天员大约在11和12点开始吃中餐。“以前很多人以为上天准备的食物都是牙膏一样的食物,一个个挤出来的。其实是早期的太空食品,现在已经过时了。”

一般来说,现在的太空食品残渣少,热能高,而且都是一口吃完,也就是把食物做成小块,一口就能吃完。这是为了减少和控制舱内的食物残渣颗粒,防止舱内污染。从品种来说,有10多种,包括巧克力、各种水果块,还有一些符合中国人口口味的食物,比如八宝饭。这些食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的,一些保健饮料中也含有中药成分。当然,它们味道不错,也不算太差。

劳拉:这个厕所很特别。

21小时,排便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苏先生笑着说,机舱里的厕所是专门做的,形成人工重力。冲马桶的概念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样。不能用水冲。它是由一个风扇泵送的。先去除水分和异味,再用塑料袋自动密封干燥部分。尿液也是如此。有专门的集尿器,防止尿液溅到舱内,以免造成舱内污染和电线短路。

睡眠:挂在舱壁上

飞船上没有床。你怎么睡得着?为了应对失重,睡袋挂在舱壁上,拉一下就可以了。睡觉时,航天员的手也要放在睡袋里,以免睡着后碰到旁边的电线电缆。按照日常习惯,在天空中的21小时里,睡眠会持续7、8个小时,睡眠时间会安排在飞船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分为两段,每段3-4个小时,相当于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