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简介

目录1拼音2别名概述4来源产地5性味6功能主治7化学成分8药理作用9参考资料附件:1中药地椒处方2中成药地椒3拼音地椒1古籍中

2.概述:胡椒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罗清四局所写的简单草药,是《食本草学》[1]中记载的“鹅不吃草”的别名。

3.地椒别名为地椒、锥草、散星草[2]。

4来源与产地:以鹅不食草的花为核的全草。[2].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中南、西南和陕西[2]。

⑤性味辛,性温[2]。

6功能主要用于祛风利湿,通窍散寒,散瘀消肿[2]。

1.用于感冒、头痛、寒哮、百日咳、疟疾、风湿,煎服:6 ~ 9g [2]。

2.治疗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息肉,结膜充血,鲜叶捣碎,鼻塞还是磨?鼻子;外伤、疥疮、癣疾、毒蛇咬伤、鲜积捣固[2]。

7化学成分全草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乙酸酯、山金车二醇和羽扇豆醇等三萜类化合物,以及芹菜素、槲皮素3甲酯、槲皮素3,3 '二甲酯、胡椒基乙酸酯、豆甾醇、β谷甾醇、挥发油、氨基酸和有机酸等[2]。

8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