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要做好“三管一除”(饮用水、食物、粪便的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要改善全社会的卫生环境,提高人口的整体卫生素质,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做到不吃凉的、变质的、不干净的食物,不让病从口入。
管理传染源
从事餐饮、托幼机构、集体食堂的工作人员和自来水厂的供水人员,必须定期进行粪菌培养。如果发现携带者,应及时清除,并给予适当治疗。对痢疾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5.中草药预防
在痢疾流行季节,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预防。如果用大蒜液、马齿苋或白头翁汤,每天一次,连服3 ~ 5天。
因为痢疾是肠道传染病,所以生病期间不要乱吃。最好吃薄、薄、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鸡蛋汤、蔬菜汤、藕粉、烂挂面等。老筋太多的硬饭、糕点、馒头、蔬菜要禁食,因为这些东西不好消化,渣滓多。吃了之后会蹭到肠道里的伤口,对疾病不好。也最好不要吃土豆、红薯等容易胀气的食物。如果吃了这些东西,肠道会胀气,伤口不容易愈合。油腻的东西也要禁食,油腻的东西不容易消化,容易滑肠。肠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溜走,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病情不易恢复。然后就是空腹和生冷的东西,生冷的东西不容易消化,生冷的东西对胃肠道有刺激,尤其是生的瓜果,渣滓多,酸汁多,会刺激肠道,对病情不利。所以,在痢疾发病期间,只有注意饮食,注意服药,疾病才能很快好转。
痢疾通过粪口传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痢疾的关键。饭前便后要用自来水和肥皂洗手,不要吃被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
对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严格隔离,对其生活场所、接触物品和患者排泄物、废物采取彻底消毒措施,防止任何残留病原体对他人造成伤害。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65,438+00℃以上的水果、蔬菜和水中可存活65,438+00天以上,在牛奶和冷食中存活时间更长,但对各种消毒剂的耐受性较差。75%酒精、2%来苏儿、1%漂白粉溶液甚至0。1%新洁尔灭可使其失活。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不耐热,加热至60℃10分钟即死亡。所以,怀疑被污染的食物、器皿、饮用水,只要加热煮沸就可以放心使用。
用流动肥皂洗手后,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2分钟消毒。
患者接触的器具和环境的消毒,可用含300 ~ 500mg/L有效氯或0.2% ~ 0.5%过氧乙酸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对于病人粪便的处理,1份漂白粉和4份粪便可消毒2小时。
另外,痢疾志贺氏菌耐碱耐酸,在弱碱性水中可存活3 ~ 4个月。在碱性食物中,繁殖能力增强,能大量存活,但加入米醋或发酵后很快就会死亡。因为胃液是酸性的,而肠液是碱性的,少量的痢疾菌进入胃里就能被胃液杀死,所以饭前大量喝水和饮料会降低胃酸的浓度,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