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药可以吃水果吗?

服用1-2小时后可以吃水果。

大部分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和苹果酸,会改变肠道内的酸碱环境,间接影响药物作用。水果中还有一些成分会干扰人体内的代谢酶,使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降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产生不良反应。一般水果含矿物质较多,如钙镁离子等,不利于药物吸收,服用对矿物质成分敏感的药物时影响更大,如喹诺酮类药物。未成熟的水果含有大量有机酸,与这些水果一起服用酸敏感性药物可能导致药物完全或部分失效。所以建议服药前后1-2小时不要吃水果。

/iknow-pic . cdn . BCE Bos . com/8c 1001e 93901213 F5 a 00 F5 f 459 e 736d 12 F2 e 95 e 3 " target = " _ blank " title = " " class = " ikqb _ img _ alink " >/iknow-pic . cdn . BCE Bos . com/8c 1001e 93901213 F5 a 00 F5 f 459 e 736d 12 F2 e 95 e 3?x-BCE-process = image % 2f resize % 2Cm _ lfit % 2Cw _ 600% 2Ch _ 800% 2c limit _ 1% 2f quality % 2Cq _ 85% 2f format % 2Cf _ auto " esrc = "/8c 1001e 93901213f 5a 00 f 5f 459 e 736d 126

扩展数据:

药效学

影响药物选择和应用的两个医学术语是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药代动力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代动力学除了讨论药物的作用(如镇痛、降血压、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外,还研究药物作用于何处、如何作用(即作用机制)。虽然药物作用相对容易表现出来,但其作用部位和机制却不能很快阐明。例如,阿片类药物和吗啡用于缓解疼痛和治疗抑郁症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才发现与镇痛和欣快感相关的脑结构和脑化学成分。

药物必须到达病变部位才能生效,这也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性。药物起作用时,需要在患处保持足够的剂量,但不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每个医生都知道选择正确的剂量是一门复杂的平衡艺术。

许多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药物的有效时间和持续时间通常由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药物的进入量、清除速度、肝脏代谢的效率以及肾脏和肠道的清除速度来决定。

药效

药物只是影响生物功能的速度,并不能改变现有的自然生物过程或产生新的功能。例如,药物可以加速或减缓引起肌肉收缩的生化反应、肾脏细胞对水钠潴留和消除的调节、腺体的分泌(如粘液、胃酸或胰岛素)、神经对信息的传递等。药物作用的强度通常取决于目标部位的反应。

药物可以改变生物过程的速度。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通过从脑组织发出指令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从而减少癫痫发作。然而,药物无法修复超出修复范围的损伤,这种药物的局限性使得治疗组织损伤或退行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关节炎、肌肉萎缩、多发性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非常困难。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为了达到同样的疗效,较重的人比较轻的人需要更多的药物。新生儿和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比儿童和年轻人慢。肝肾疾病患者也比正常人更难清除药物。

每种新药的标准剂量或平均剂量是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确定的。但平均剂量表面上定义为“适合所有人的剂量”。其实只适合一定范围的个体,并不完全适合每个个体。

药物的内部过程因人而异,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最终疗效。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如遗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等。

遗传因素

遗传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研究遗传和药物作用之间关系的科学叫做遗传药理学。

由于基因差异,有些人对药物代谢较慢,药物容易蓄积而引起中毒。有的人药物代谢快,所以药物在体内很难达到有效浓度。遗传还可以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方面,例如,药物代谢率在普通剂量下是正常的,当药物剂量过高或与另一种类似药物一起使用时,超过其代谢能力会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互动

当两种药物同时使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或吃了某些食物(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时,药物的作用可受其影响,称为药物相互作用。

虽然联合用药有时是有益的,但大多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减弱疗效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大多发生在处方药中,但有时也会发生在非处方药中。最常见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抗酸剂和抗凝血剂。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数量和剂量。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效应。医务人员的医学知识可以减少交互的危害,一些参考书和电脑软件会对你有所帮助。不考虑其特性而服用药物会增加其风险。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是因为医护人员对药物了解不够。

药物相互作用并不总是不利的。比如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剂量较大时,可以联合一些药物,减少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安慰剂

安慰剂是没有药理活性的假药。

安慰剂是一种糖或淀粉剂型,外观与药物相同,不含活性成分。在科学研究中,安慰剂可用作药物控制剂;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医生在没有合适的药物选择时,缓解患者的症状。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是在接受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后症状的改善,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治疗过程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心理治疗。

反作用

早在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Ehrlich)就把理想的药物想象成“灵丹妙药”,让这样的药物能够准确地作用于患处,而不损伤健康组织。虽然很多新药比老药有更好的选择性,但这种完美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很多药物并没有Ehrlich想象的那样,只作用于患处。虽然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治疗疾病,但都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称为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果药物可以被动态地监控,它们可以自动地保持期望的作用水平。比如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正常,糖尿病患者保持血糖正常。但很多药物不能持续维持一种特定的效果,而是因为作用强烈,导致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过低或糖尿病患者血糖过低。如果患者与医生保持良好的合作,不良反应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描述及时调整剂量。

即使一种药物只有一个靶点,它仍然可能影响许多功能。例如,抗组胺药可以缓解鼻塞、流泪和打喷嚏等过敏反应,但大多数抗组胺药会影响神经系统,因此也会引起嗜睡、意识不清、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和排尿困难。

根据用药目的,判断药物的作用是副作用还是治疗作用。例如,抗组胺药是市场上常用的安眠药活性成分。当药物用于这一目的时,它们的催眠效果变成了有益的治疗效果,而不是令人讨厌的不良反应。?

药物反应

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指极少数过敏体质患者服用常用量或少于常用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一些特殊反应,从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皮疹、心悸、发热、呼吸困难,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的一种超限反应,本质上属于一种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使用毒性剂量也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参考资料:

/baike . Baidu . com/item/% E8 % 8d % AF % E7 % 89% A9/588291 " target = " _ blank " title = "只能选择一个链接">百度百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