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到底是什么?
肉桂Cassiae(英文)中文肉桂CN,Cassiabark别名玉桂,鬼母,水木和通桂。来源是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植物形态的常青树,芳香。树皮灰褐色,幼枝四棱,灰黄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圆形到近圆形,先端短,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发亮,基部有三条脉;叶柄。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可育雄蕊有9或3轮,内轮花丝基部有腺体2,子房卵圆形。浆果紫黑色,椭圆形,有浅杯状花托。花期6-8月,果期6月10-次年2-3月。大多是为了栽培。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比秋季多栽培5 ~ 10年的树皮和枝皮,采收晒干或阴干。特性:本品为浅槽状或鼓状,长30 ~ 50厘米,宽3 ~ 10厘米,厚2 ~ 8毫米..外表面灰褐色,略粗糙,有侧微突起皮孔和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光滑,有细密的纵纹,有油痕。硬而脆,横切面呈颗粒状,外层褐色,内层红褐色,油状,两层间有1浅黄色线条(石细胞带)。香味浓郁,甜辣味。该化学组合物含有挥发油,该挥发油含有桂皮醛、桂皮酰乙酸酯、丁香酚、肉桂酸、苯甲酸乙酸、桂皮酰二萜醇、桂皮酰二萜醇。味道辣辣甜甜的。功能:主要用于补火壮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寒、心寒疼痛、虚寒吐泻、闭经痛经。肉桂-肉桂锡兰肉桂-肉桂锡兰树皮Chinnamomi Zeylanici(英国)凯龙肉桂树皮来源于肉桂锡兰B1的树皮。植物形态的常绿乔木,高度10米。幼枝略呈四棱形,灰色带白斑。叶革质或近革质,通常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下侧为蜂窝状;叶柄长2厘米,无毛。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0 ~ 20厘米,被绢毛;花黄色,长约6mm,花被裂片外面被灰色微柔毛。果实椭圆形,长1 ~ 1.5厘米,黑色,杯状,6齿,具截形或锐齿。花期1 ~ 3月,果期8 ~ 9月。出生于热带海拔1000米以下的潮湿地带。它在海南,福建和台湾省被栽培。秋天采摘,去皮阴干。性状本品呈鼓状或槽状,厚约5mm,外表面呈褐色,有不规则的细纵皱纹和突起的皮孔;内表面呈褐色,平坦,有油渍痕迹。易碎,易断,断面不平整。气味清香,味道微辣。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油中含有肉桂醛、丁香酚、鞣质和粘液。性,味道,功能都和肉桂差不多。注:斯里兰卡主产的“锡兰肉桂”为锡兰肉桂的内皮,常10 ~ 40片重叠卷成细长管或双层管,每片厚约0.5mm,外表面黄褐色、光滑、波状,有纵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