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三进”有以下哪些内容?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医学(民族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而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务院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9〕6号)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中医和西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肩负着维护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重任,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特点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具有独特的预防和保健功能,治疗方法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弱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专家的许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没有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濒临失传,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二、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促进中医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2)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和西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中西医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促进中医药、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政府支持的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推动中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