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起作用的?为什么一种药可以用在多个方子里治疗不同的疾病?

虽然大部分中草药取自“自然”,有些也可以直接入药,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医”,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是指各种加工件。炮制的作用不仅是除去杂质,方便制备和服用,而且是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地黄能清热凉血。地黄用酒蒸干后,有温补自然、滋肾补血的功效。加工总是分为水系统、火系统、水火系统等等。水系统包括洗涤、漂白、浸泡、酸洗、水飞等。火加工包括煅、烧、煨、煎、烤、焙、烤等。水火结合包括蒸、煮、淬。并且每种方法都详细包含了几种具体的方法,内涵极其丰富。而这些加工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国宝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根据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的特点和规律制成的处方药,而不是任意混合,然后根据需要制成汤、丸、散或膏...因此,“传统中医”和“自然医学”既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配伍是指根据疾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选择性地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复杂而瞬息万变的,往往表现为虚实结合、寒热结合、数病并治,只用一种药很难兼顾各方。因此,临床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合用时,药物之间会有一些相互作用,比如有的可以增强或降低原有疗效,有的可以抑制或消除副作用,有的可以产生或增强副作用。因此,当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一定要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的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之间的配伍称为“七情”。“七情”中,除了单味药,其他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单药疗法:即只使用一种药物而不配伍就能治愈疾病,称为单药疗法。比如金青散就是单纯用黄芩治疗肺热咯血的病。(2)阶段:将性能和疗效相近的药物一起使用,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合用,可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大黄和芒硝合用可明显增强泻下热的疗效;全蝎和蜈蚣合用能明显增强解痉和手足搐搦的作用。(3)相匹配:即具有一定性能和疗效,或性能和疗效不同,但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一起使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如益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可提高黄芪益气利水的疗效。(4)相互恐惧: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可以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比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生姜可以减轻或消除,所以生半夏和生南星怕生姜。(5)相互杀伤:即一种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比如生姜可以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生姜杀死生半夏和生南星。可见,互畏互杀其实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剂型,是在药物之间的相互治疗方面。(6)互害:即两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可降低甚至失去另一种药物原有的疗效。比如人参讨厌萝卜籽,因为萝卜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两药合用可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恶”“十九怕”。上述除单线外的六个方面,可归纳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某些药物因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在临床用药中应充分利用;②某些药物可能相互拮抗抵消、削弱原有疗效,用药时要注意;③有些药物由于相互作用可以降低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毒性药物或强效药物时必须考虑;④有些药物因相互作用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基于以上可以看出,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都是通过漫长的实践和认识过程而逐渐积累和丰富的。药物的配伍和应用是中药的主要形式。将药物按一定重量组合,确定一定比例,制成适当的剂型,即处方。处方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更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