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有什么中医治疗方法?
肝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
1.对“澳抗”有抑制作用。
通过“奥康”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大黄、胡黄连、地榆、贯众、徐莲、肉桂、麻黄、金钱草、虎杖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北沙参、昆布、桑寄生、黄柏、女儿茶、苦丁茶、石榴皮、柴胡、独活对“奥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利胆和黄疸。
茵陈自古以来就是治疗黄疸的良药。具有解毒、退黄、保肝的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主要可以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和排泄;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具有抗菌作用。目前,“茵栀黄注射液”常用栀子、黄芩的提取物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解黄之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其他利胆退黄药物包括栀子、大青叶、金钱草、大黄、田基黄、赤芍、郁金、姜黄、黄芩、黄柏、虎杖、紫草等。
3.降低血清转氨酶。
五味子能迅速降低血清转氨酶,特别是在慢性肝炎中,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和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作用。其他降低转氨酶的药物包括:板蓝根、龙胆草、黄平、败酱草、水飞蓟、垂盆草、连翘、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和虎杖。
4.抗乙肝病毒。
重楼、山豆根、虎杖、大黄、赤芍、丹参、何首乌、野菊花、仙鹤草、黄芪、仙茅、板蓝根、黄连、黄岑、苦参、猪苓、香菇等。
5.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黄精、锁阳、仙茅等。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桑寄生等。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山豆根等。去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当归、赤芍、桃仁、丹参、益母草、穿山甲、水蛭、大黄、龙胆草、连翘可抑制免疫抗组织中的微血管再生,促进增生性病变的吸收。
肝炎患者的用药方法
1.肝炎患者内毒素含量高,身体处于超敏感状态。他们对药物中的微量毒素比较敏感,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比正常人更容易过敏,所以用药时要特别注意。尽量杜绝多药合用,混合输液,因为混合药物的微量毒素可累积超过* * *,容易引起过敏。由于过敏反应的种类和表现往往难以预料,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原则上应分开输注。
2.一定要掌握用药的时间,一定要明确是饭前还是饭后用药。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食物不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可随餐服用;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一般不受食物影响,一般饭后服用;降黄药思密达片必须在两餐之间整粒吞服,熊去氧胆酸片不能与消胆胺或氢氧化铝合用。胃动力药,如摩丁、普瑞博思等,宜在饭前15 ~ 30分钟服用。
3.肝病患者的一些常用药物一定要注意服用:调节肠道功能的微生态制剂中,死菌制剂* * *全肠等* * *可与抗生素合用,而活菌制剂* * *如培飞康、丽珠长乐* * *等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口服补钾药物布达秀缓释制剂应整粒吞服,排便时应将片剂排尽。口服头孢菌素应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服用。哌嗪、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应随食物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4.需要服用的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华素片、西瓜霜、心痛定等。不能咀嚼的药物有洛赛克、德门冬氨酸、美司康定。
肝炎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适当吃药
急性肝炎患者治愈后,只需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和休息,不需要继续服药。病情可以控制的慢性肝炎出院后,为了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应适当服用一些中西药。但品种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肝脏负担。乙肝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具体用药问题应根据病史、体征和目前用药情况选择,不可擅自滥用药物,以防肝损伤。
2.丰富的营养
为了促进出院后肝脏尽快恢复正常,在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瘦肉、鱼、蛋、奶、豆制品* * *、糖* * *米粉、食用糖* * *、维生素* * *新鲜蔬菜水果* * *。成人每天可获得蛋白质70-80g,糖300-400g,脂肪50-60g。但要注意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可能会引起脂肪肝、肝肿大、肝脏不适、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体征。所以饮食上要避免营养过剩。此外,应禁酒,因为酒精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并可引起肝硬化。
3.适度锻炼
肝炎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一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 *肝脏病变不会完全消失。急性肝炎只有在病后6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出院后可以先做一些轻活动,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午饭后最好睡1小时,每天不少于9小时。六个月内要节制性生活,女性也要避免怀孕。肝炎患者康复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但慢性肝炎稳定期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